
菲华志愿已近尾声,回想前年西部支教,当日今时种种,点滴意澜。2008至2009年,伟大祖国多难多荣,时刻牵动我们的心,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我担任马尼拉嘉南中学中二丙组级任老师与进阶班华文老师。进阶班是全菲华唯一特殊班,学生大部分来自祖国大陆,汉语水平参差于初一至高一不等。中二丙组学生基本为华裔后代,华文基础相当薄弱,与进阶班学生相比,差异很大。因此,当因材施教。现将近10月来教学与生活总结如下:
一、态度积极、思维清晰、争取支持
1.态度积极,主动融入菲华环境
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主要针对文化差异而言,而文化差异的首要解决对象乃是了解学生所处的文化。其中有三,即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新生代文化。了解的目的在于更融洽地与学生相处。菲华教学属于西式教学,最为重要的是课室管理,即如何让吵闹的教室安静下来。在菲华教学的最初时期,应尽快让自己了解此中文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处理。
2.具备两种思维
自我思维与环境思维。具备这两种思维,对积极融入华校,更好地教学具有良好效果。自我思维指大学时代养成的独立思考、脱离实际的思维;环境思维,换一种说法,即当地老师的教学思维,即菲华传统教学思维。我们深入其中了解当地老师思维,了解正常教学思维程序,把自我思维放进环境思维中,不断磨合,发展出一套自身特色的思维。如:学生很吵,课堂上便专门让一分钟给他们吵,能量释放以后就安静下来了;再如对于要上厕所的学生,须得造好一个新句子方允许等。另外,多向老师同事请教,不懂即问,虚心学习。
3.争取华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
华校领导与同事老师的支持是志愿者日常教学与开展工作的强大后盾。
二、及时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教学改进与教学巩固
每上完一堂课,及时总结,及时反思,把不足的地方改过来,把好的经验巩固下来,最后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以下第一点至第四点乃针对普通班学生而言,第五点针对进阶班学生而言。
1.展现中国老师特色,获得学生认可
老师魅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裔后代基本远隔华文学习的环境。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对华文没有特殊感情,有的甚至讨厌华文;平时用菲语交流,其次英语,很少或者几乎不用华语。因此如何拉近学生与华语的距离,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作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当体现出与当地华语老师的不同作用。首先,从年龄上讲,志愿者老师年龄比较轻,与学生的沟通不会太难。其次,由于来自中国,这本身对学生便存在一种新鲜感;第三,理解西式课堂秩序状况,不随意生气,及时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第四,于细微处创新,如每逢学生生日,遂组织全班同学用中文唱生日歌,询问学生年龄、血统等简单问题,赠送生日小礼物等。志愿者老师当尽可能发挥有形无形的优势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华语课堂。
教师的个人魅力无时不刻影响着学生与华语的距离。
2.利用各种素材,引发华语学习兴趣
相对于文字,图像和影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在课余时间,寻找各种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让他们开口说华语。比如学习第一课《可爱的菲律宾》。我找来中国与菲律宾各种水果的照片、各地方的美景以及中国音乐,菲律宾人和中国人友好相处的图片,让学生展开联想“这是什么”“讲了什么故事”等。又例如,学习《在泥石流灾区》,找来泥石流影像资料(全部为普通话解说),在新课开学之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认识泥石流,泥石流的灾害及在灾害面前,中菲人民如何携手共度难关,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文以外的知识。
3.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即时激励
普通班华裔学生有一通病:能写一些汉字,但基本不说华语。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这对学生掌握华语相当重要。我常用两种:一在课堂上和学生公开讨论他们兴趣的话题,如F4、姚明、成龙等人,前提是以华语的形式;二是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学生大多喜欢跟年轻的志愿者老师交流,但往往碍于羞涩不大愿意用华语或者常用英语回答,因此当多鼓励他们,多与他们说话,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以后,他们将加倍地敞开心扉。这于他们学习华语的兴趣,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当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学习华语的障碍将变得轻松许多。有几位学生因受到老师的重视与关心,华语成绩提高很多,从此不拖欠作业,上课专心,回答积极。对于学生说华语,但凡他们说好一个句子或者说准一个完整的词语,遂即时鼓励。
此外,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学生注意力下降,可让学生说华语或上来黑板造句,当场打分,对他们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4.传播中华文化,润物无声
①与时俱进。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们趁机向学生宣传奥运知识,组织他们观看开幕式、观看《北京欢迎您》MTV,开展奥运知识有奖竞赛等,让学生真切了解奥运。9月,神七飞天,中国实现太空漫步,诸如种种,在课堂前后向学生介绍,于无形中,让他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②在日常的教学中,如讲到《可爱的菲律宾》,遂展开话题让学生认识可爱的中国,向他们展示中国东南西北图片以及中华基本常识等,这些在学生注意力已开始下降的课堂后半部分是很有好处,不仅达到教学目的,还拉近距离。
5.对症下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进阶班学生从国内转学而来,其华语程度比较高,因此不存在着理解困难的问题。对这些学生当对症下药,否则他们很快丧失学习兴趣,课堂也变得了无生气。由于进阶班学生已经适应菲律宾西式教学模式,且与当地学生打成一团,在课堂上和当地学生一样喜欢开小会,因此老师当在学生兴趣的话题与课文之间来回“游荡”,糅合多种知识与思想,才能使学生在乐中接受,之后主动学习的目的。比如,讲第一课《少年心》。课文内容十分简单,学生若自学不存在任何问题,但简单的课文知识并不够,应该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东西,比如作者梁实秋,可以讲讲梁实秋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泛开来给学生讲解中国文坛一些了不起的人物极其著作以及文人轶事等,另外课文中提到的法源寺、泰山等名胜古迹时候,不妨讲讲李敖写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小说《法源寺》,同时融合自己的游历,让学生近距离地认识中国文化,同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增加老师个人魅力,另对于他们更深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中华文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此外,观看一些优秀的中国影视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可可西里》、《士兵突击》等。观看以后让他们写观后感等。总而言之,对于进阶班与普通班学生,当区别对待,目的唯一,即引其华语兴趣,进而主动自学。
我们期待有朝一日,他们能够成为中菲文化之桥梁、中菲两国友谊之见证,乃最大欣慰。(张伟诗,福建师范大学第六批赴菲汉语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