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岁的怡佳由爸爸唐纳带著,每周到住家附近的一个宾顿市华人艺术学校学画中国画。老师上课,唐纳也坐在旁边认真地听著。在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有数以千计如唐纳家一样收养中国孤儿的家庭,正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接触中华文化。
唐纳说,凡是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东西,他和太太都会让女儿去接触。他还计划等女儿大一些时,送女儿去中文学校学中文。其实现在小怡佳已经会用中文说“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这些都是妈妈教的。为了让女儿记住自己的根,唐纳的太太也努力去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比如,学做一些中文菜、学写中国字等。
怡佳10个月时,爸妈把她从中国昌州孤儿院抱来加拿大。当时孤儿院表示,小怡佳是在当地一个商场捡来的,身上没有任何纪录,所以没人知道孩子的出生地和出生时间。在来到加拿大以后,怡佳有了爱她的爸爸妈妈及自己的家。想到女儿将来会面对自身与双亲种族不同的困惑,所以唐纳就对女儿说:“你是华人,爸爸妈妈是白人。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爱你”。
唐纳计划等女儿长大后,告诉她身世的真实故事。他说,如果女儿决定回中国去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他们夫妇一定会全力帮助。
根据加拿大一个名叫“儿童桥”的跨国儿童收养组织统计,每年被加拿大人收养的中国孤儿有4000多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唐纳一家与一些同样领养了中国小孩的家庭保持联络,交流育儿心得。据他们说,领养中国孤儿的过程大约需要一年左右。首先,领养家庭透过跨国儿童收养组织向中国方面提出领养的要求,随后就等待对方安排的通知。在接到通知以后,便可以安排时间把孩子抱回来。
加拿大“儿童桥”跨国儿童收养组织的资料显示,到中国收养儿童,比其他的国家收费便宜。这是加拿大人纷纷到中国领养儿童的重要原因。另外,许多中国的孤儿没有出生纪录,免去了孩子生身父母因为后悔当初自己抛弃孩子,后来再向领养家庭打官司要回孩子的麻烦。这也使加拿大人比较倾向到中国去收养儿童。(来源:加拿大《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