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的脚底特别硬,而且裂了一道道横口。从那时起,我不仅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而且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在触摸到爸爸妈妈的大脚后,蒲公英中学初二学生廖树丽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尽管距离第一次给妈妈洗脚已经5个月了,但谈到这件事时,小树丽还是有些哽噎。
小树丽来蒲公英中学之前,很不听话,父母不满足她的需要时,她就跟他们吵架,也很少帮父母干活。
特殊的家庭作业
小树丽的哥哥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为了供两兄妹上学,小树丽的爸爸妈妈在大兴区种菜,每天披星戴月,一分一分挣辛苦钱。然而,14岁的小树丽完全体会不到父母的这份辛苦。自从记事以来,她就始终把父母对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直到有一天,学校给包括小树丽在内的蒲公英中学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回家给爸妈洗脚!小树丽才对自己的父母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开始,小树丽的爸爸妈妈不同意女儿给自己洗脚。爸爸对记者说:“我是个农村人,又不是老板,就是一个农民,干农活的,怎么能让人给洗脚啊?我也没有给女儿提供更好的条件,让她给我洗脚,内心过不去。”但在小树丽的坚持下,爸爸妈妈伸出了自己的脚。爸爸说,那一刻,他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然而,深受震撼的还是小树丽,当她的小手触摸到了爸爸妈妈因为长期劳作而硬邦邦的大脚,亲眼看到妈妈脚上的一道道裂口时,小树丽的心被彻底触动了。
“妈妈的脚底特别硬,而且裂了一道道横口。从那时起,我不仅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而且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我开始明白,他们不给我钱,不是因为吝啬,而是因为挣钱不容易,他们怕我乱花钱。”小树丽向记者讲述第一次给爸爸妈妈洗脚的情形时,依然有些哽咽。
洗脚拉近亲子距离
从第一次给爸妈洗脚以后,小树丽好像换了一个人。她不再跟爸爸妈妈吵架要钱,并开始帮爸爸妈妈干活:早晨的时候把大棚上的草席卷到棚顶,天将黑的时候再放下来。挑菜、拉菜、打扫房间这些此前从不问津的事情,小树丽也开始主动承担下来。
小树丽的变化也让父母与女儿走得更近。“爸爸妈妈开始主动问我是不是需要钱买作业本和书了,爸爸甚至每个周末都会到车站接我。”小树丽说。由于长年重负荷的劳动,小树丽的爸爸总是腿疼。有一次,由于在车站等得太久,爸爸都快疼得站不起来了。
父母被女儿感染
被洗脚感动的不仅仅是廖树丽和她的父母,还有她的同班同学张冰心的一家人。冰心给父母洗脚之后,深受感动的父亲特意回到老家,也给自己的母亲——张冰心的奶奶洗脚。爸爸的行为同样也感染了冰心,她说:“我现在要抓紧机会给爸妈洗脚,不然长大了,就会像爸爸妈妈那样没时间尽孝道了。”
【身教的力量】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正是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待人接物、行为举止、语言习惯等,无不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孩子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语言风格等无不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注重身教。小树丽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才转而为父母着想,帮助父母干活、做家务;张冰心的父亲为奶奶洗脚,让冰心一下子明白,敬孝要趁早。这便是身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