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不仅是一个字的回答,而且是一种教养策略。当你需要的时候,通过说“不”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发展出诸如自立、自律、尊重他人、正直、容忍的能力和其他许多对成功至关重要的个性品质。虽然说“不”的重要性是明显的,但很多家长却难以启齿。本文作者阐述了怎样通过说“不”,帮助孩子控制他们的强烈需要、愿望和欲望,从而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观念。
说“不”的重要性
我8岁的时候,夏天里最喜欢的声音就是冰淇淋车穿过社区时发出的铃声。一听到那美妙的声音,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奔回家,尽管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我还是费力调整到平常的语调:“妈妈,卖冰淇淋的要来了,所有小孩儿都准备买,您能不能给我一些钱买冰淇淋?”
通常情况下,母亲会微笑着以平静的语气回答:“我可不这么想哦,戴维,今天不行。”她的声音里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吝啬,她仅仅说了个“不”。当然,我通常会用各种办法提高赌注,希望改变她的想法。有时我装得很乖巧,有时会讨价还价。想到可能是钱的问题,我就试探道:“喔,妈妈,我会买最便宜的那种,有10美分一个的冰棍。”
“不,今天不行。”她的话还是没有变。
“10美分啊,妈妈,求你了,你就不能通融我10美分吗?”
我还记得她的回答:“戴维,不是钱的问题,我要让你学一些重要的东西:你不可能总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句话对8岁的我没有任何意义。我记得自己通常会抗议更长时间,直到我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她的态度一点儿没变。然后我悻悻离开,在吃着冰淇淋的伙伴们面前抱怨她。
有趣的是这么多年以后,我还记得那些场景。然而现在我已经能理解她的明智之举,也对她的用心良苦心存感激。因为学了这一课的人似乎是最能得到满足的人。
当然,父母也不应该总是拒绝孩子的愿望。如用错误的方式说“不”或在错误的情境下说“不”,就跟没说一样糟糕。重要的是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说“不”。这样才能让“不”发挥作用。帮助孩子控制他们的强烈需要和欲望,是爱孩子、关心孩子和引导孩子的一部分。孩子们需要得到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观念,这种观念只有通过恰当拒绝才能培养起来,否则他们就会被自己失控的情绪左右。
用积极的语言描述你希望孩子做的行为
除了说“不”,其实拒绝还有另一种做法——给孩子一个选择。比如当杰克问妈妈,放学后他是否可以玩电脑游戏,你可以说:“在你玩半个小时游戏之前必须做完作业、打完工。”当15岁的艾妮丝想去文身,你可以说:“我知道文身现在很流行,但你现在还是个高中生,不能匆忙地做出永久性决定。你可以先使用那种洗得掉的文身,或者一直等到18岁,当你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永久性文身时。”
尽量用积极的语言描述你希望孩子做的行为,特别是对年纪小的孩子。因此,你可以说“说出你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不准大喊大叫”;可以说“把食物吃进嘴巴”而不是“不准把食物扔掉”。
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表示不同意而用不着说“不”。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以及“眼神”等等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当艾琳还很小的时候我会用两种语调叫她名字。“一般我听到的是重音在前。”她告诉我,“当我听到重音落在第二个音节上时,我就知道那意味着不可以或不能再继续。”
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办?
哭闹和发脾气都很正常,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发脾气并尽可能地避免,其实有时孩子需要感到沮丧或气愤,因为他们得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感受。发脾气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需要时间和耐心。
仔细观察找出孩子发脾气的导火索,有助于阻止一些大爆发,比如不要让孩子做超过他耐心的任务或活动。说出你认为的孩子的感受:“等待很难熬对吗?”或者“你正在生你兄弟的气,是吗?”或者还可以说:“凯文,当你冷静下来后用言语来表达。我将和你谈谈。”开始倒计时:“5,4,3,2,1。”如果你数到1时孩子还上着火,那他需要一段计时隔离,直到恢复控制为止。一旦他冷静下来了,试着找出他发脾气的原因。如果他生气时违反了规矩,那就执行相应的惩罚措施,告诉他:“我知道你很生气,但你打破了规则,所以你不能再玩了。”
对孩子发脾气不要屈服,除非你想导致孩子更大的脾气。如果你觉得孩子发脾气只是想让你改变主意,那么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你离得很近,但你忽视它。然后说:“我很遗憾你选择了发脾气,但那并不会改变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