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秀是两年前由中文学校的王校长送到我班里的。
校长那年夏天回国探亲,在返美的飞机上碰到秀秀和她的美国父母。这对美国夫妇已领养了两个中国女孩,那次去中国准备领养第三个。他们在一家孤儿院正要办理手续领养一个几个月大的女婴,这时听到隔壁传来一阵绝望的痛哭声。
那是秀秀,她已经14岁。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来到孤儿院的,反正从来没有人想过要领养她。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被领养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后来每走一个小的孩子,她就大哭一场,伤心自己没人要。听了秀秀的情况,这对美国夫妇决定放弃领养女婴,带走了秀秀。
王校长说秀秀在国内读完了小学三年级。我一查,她的听说读都问题不大,写可是大问题。汉字没有笔画的概念,全是画出来的。我教的是中文学校里年龄最大的班,孩子们十二三岁,秀秀如果从头来,就得和小的一起学儿歌了。我于是决定拉她一把,把她留下了。秀秀的头几次作业简直让我头疼。字认不出,作业要求也搞不清,全部答非所问。后来每次课间休息时我都把她叫到黑板前,单独教她笔画和字的结构。有一次她的作业里夹了一封给我的信,密密麻麻写了3页纸。我费了很大劲才认出几句话:“你是最好老师”、“你要对我耐心”、“我要努力……”等,读得我眼泪哗哗淌。
慢慢地,秀秀写的汉字有点模样了,句子也通顺起来。我清楚地记得她在黑板上造的第一个句子:看起来——看起来我已经毫无希望了,这时候我爸爸救我来了。
我面对黑板不敢转身,怕孩子们看到我拼命往回忍的眼泪。
秀秀的中文好歹能听能说,她的英文则完全是零。虽说家里英语环境好,可秀秀已过了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段。我不敢想象她坐在九年级的教室里听着不知所云的语言,数理化,文史哲,一门又一门的科目走马灯似的,心里急成了什么样。她的父母每天花三四个小时来辅导她的功课,所有一切都要从头讲起。秀秀在学校听不懂,在家也听不懂,作业只能照猫画虎地乱抄,别人看不懂,她自己也看不懂。即便难成这样,秀秀的父母对她仍然是热情地鼓励和支持。“我是聪明的”,“我能学好”,“我很行”,秀秀如是说。我觉得这孩子之所以没有崩溃是因为强烈的报恩意识支撑着,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比让父母失望更可怕的事情了。“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帮忙做家务……不能让我妈妈失望。”“如果我爸爸不爱我了,我就什么都没有了。”秀秀的作业里经常能读到这样的句子。她爸爸说秀秀的报恩心理让他很难受,很别扭,他们不过是给了她一个机会,并不需要她想方设法来报答。
一天放学后,秀秀的爸爸来找我,说考虑让秀秀放弃中文,她的其他功课实在够她一呛了。“秀秀自己的意见呢?”我问。“她不肯,拼命哭。”我说那还是别放弃吧,中文是她说了14年的母语,她用中文来思维和交流表达,每周也只有这么两小时能听到熟悉轻松的语言,就当来中文学校放松放松吧。我会有意识地用中文教她一些学习方法,会鼓励同学们跟她交朋友,为她创造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她爸爸若有所思地点头。
秀秀一直坚持下来了,没有放弃。
秀秀后来转到七年级,父母希望多给她一些缓冲时间,减轻一点学习压力。她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我爸爸带我们去beach(海滩)了,我们玩得很开心。”“我们去看展览了”,“我们坐了船”,“我们去图书馆找书”,还有,“妹妹很淘气,我帮她穿衣服,她捣乱”“我帮妈妈做饭,烤蛋糕”等等。
自去年秋天起,秀秀的进步神速。作业字迹工整,完成质量也大大提高。别人不会写的字,问秀秀,她如果会,就教给别人。我那天问:“谁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秀秀举手,“是我爸爸从网上download(下载)的。”
我们上《网上中文学校》一课时,我出了个问答题:如果你上网上中文学校,你会喜欢吗?为什么?秀秀的回答是:不喜欢,因为一个人在电脑上学太孤单,没有朋友、同学在一起。我喜欢大家一起学。
一次,秀秀的爸爸来教室听课。我做作业讲评。班上一个淘气男孩粗心大意,几次把“妈妈”写成“好好”。我开玩笑说,老师要请你的“好好”好好检查你的作业。全班哈哈大笑,秀秀笑,她爸爸居然也在笑!“你爸爸听得懂我们课上讲的东西吗?”“都能懂,他要给我讲课,所以一直在学中文。”
据王校长说,秀秀的爸爸在政府部门工作,是个普通的公务员。他曾在中文学校王校长的成人班学了两年中文,非常努力,也学得很好。
最近,秀秀学会了查字典,是她爸爸教的;上个星期的作业里,她写一句诗:彩虹在歌唱。
我一下子被拨动了心弦,眼睛再次湿润。加油啊,秀秀!(宁娜,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