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盛夏,印第安纳波利斯的阳光璀璨炫目,空气中却始终有着凉意。我作为中山大学派来担任由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夏令营中国舞蹈和歌曲课的教师,穿越重洋来到了美国。
绝大部分民族歌曲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及音域条件,强求孩子们学习不仅不切实际,且容易动摇孩子学唱歌的信心和兴趣。但汉语的博大精深在歌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均衡的韵律,对称的美感,深远的意境和无处不在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唱中文歌,不应鹦鹉学舌,要加以适当的字句解释,使孩子们对歌词大意有所了解,才能唱出真情实意,而不是重复单调乏味的音符声调。如此一来也可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汉字,更符合汉语夏令营的目的。
虽然民族舞蹈的大部分动作对年龄尚幼的孩子们来说比较困难,但有一些独一无二的动作内的细枝末节无论如何都不可更改,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可以让人一眼即可识别。教孩子们学会在抬首、回眸、翻腕、踮脚等肢体变换中表达另一种语言,而观者皆能心领神会,这就是中国的舞蹈。
在教学形式上,或挑选以民族乐器演奏、旋律间隐现古风的现代流行歌曲作为伴奏音乐,从各个舞种的基本动作中挑选简单易学也较为典型的,配合音乐再行汇编。此举成功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出于对歌曲的喜爱,有些孩子也爱屋及乌地对舞蹈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或教授同一首歌曲的演唱和相配的舞蹈动作,敦促学生们一边扬声高歌一边随之舞动。载歌载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表达欢庆的重要形式。
随着课堂气氛逐渐活跃,孩子们的学习进度也变得飞快。每一天教学结束时,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向前来接他们的父母炫耀自己会唱的中文歌,展示学到的舞蹈动作,再多的辛苦都化作了欣慰。
相对于国内孩子的安静乖巧,美国孩子在课堂上的活泼好动也别有一番可爱,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在无形间得以增加。然而在一个汉语夏令营中,让他们体会一下遵守严谨的规定行事,试着停止聒噪认真倾听,学习中国式的尊师重道,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不一样的经历。
风雨连绵,寒意渐浓,然而夏季仍未结束。不管天空是否蔚蓝如洗,阳光是否光芒普照,在小小的IUPUI舞蹈和歌曲课临时教室中,依然会有笑靥如花绽放,音乐悠荡飘扬,瞳色清澈的孩子们或歌唱或起舞,与稍显稚嫩的我一同学习成长。(罗永祺,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