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强长得高高瘦瘦,戴副金丝眼镜,很斯文的模样。他说,他1978年6月出生,老家在大陈镇的一个小山沟,大学毕业后去澳洲呆了四年,回国后一直在省化工研究院工作。“这几天休假,回来看看父母。看到你的帖子,心里有些感触,顺便过来聊聊。”几句开场白后,小陈就说开了。
“20年以前,中国人出趟国可是件稀罕事,也许正因为稀罕,人们都觉得出国是了不得的好事。谁家的孩子出国留学了,必定惊动邻里,羡煞旁人;谁要是能到国外出趟差,就如同现在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让人既羡慕又眼红。
“记得我7岁时,邻近村的一位朱姓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被公派到美国留学。当时,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谈论这件了不得的大事。那些天,到他家送礼的、祝贺的、看稀奇的人一拨接一拨。他的父母和家人腰板挺得格外直,走起路来、说起话来也格外有劲。我们几个同村的小伙伴,还偷偷跑去凑过几次热闹,看着神采飞扬的大学生和他的家人,羡慕得不得了。
“按我们当地的习俗,远走他乡的人要走村串乡吃一下告别饭。朱姓大学生是要到地球的另一边去,这个告别饭吃得可就不同凡响啦。听说,他一路吃下去,吃了近一个月。去美国的前一天,他还在闹肚子呢!
“当时,对我们这些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孩子来说,到另外一个国家读书,那几乎像《天方夜谭》的故事一样,遥不可及,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政府出台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中国向外留学的大门逐渐打开。九十年代中后期,自费留学不断成熟和规范,自费留学大军直线上升。我那时在读高中,正准备为上个好大学而拼搏,间或会听到几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出国留学的消息。
“我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失踪’,后来知道他们都去了国外。大学三年级暑假回家时,几个要好的高中同学聚在一起聊天,这一聊,才发现许多年轻人都已到国外镀金去了,其中不少是高中一毕业就去的。从那以后,我也动起了出国闯一闯的念头。”
其实,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向外留学的大门完全打开。公费留学生的总数并没有减少,自费留学生的总数则呈爆炸性地增长,留学的国度也从美国、英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扩展到100多个国家。义乌人的腰包越来越鼓,出国也不再是什么稀罕事。学习好的孩子拿个奖学金能出国深造,学习不那么好的,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好的,也可以自费到国外学点本事;出国做生意、访问、旅游更成了很平常的事儿。
“2001年春节,那是我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寒假,我向家人吐露了想出国深造的想法。当时,我担心父母不会同意。因为家里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只有我一个儿子,父母可能舍不得;而且出国费用较高,每年得几十万元呢。没想到,父母略微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父亲说,出去长长见识也好!不就是一年几十万元嘛,这点钱咱出得起。人家条件比咱们差点的,不照样也送子女出去留学了,咱不能输给人家!父亲说这个话的时候,颇有点财大气粗的样子。我知道,那是因为家里那个服装加工厂一年有几百万元的收入呢。”
“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知道我要到澳洲去留学,当然也有跑来送礼的、祝贺的。但一个个神情如常,没有半点羡慕和激动,就好像我是出门走亲戚一样,更别说能吃到一个月的告别饭了!”陈永强感慨地说,他亲身经历了从“精英留学”到“大众留学”的时代变化。如今,中国有120多万学子负笈海外,足迹遍及100多个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呢!(陈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