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留学视线 【字体 】【打印
海归“创业行囊”该装些什么?
2009年06月11日 13:35  来源:上海侨报   发表评论

    不容乐观的海外就业现状,让不少中国留学生打起了回国创业的主意。但是,他们收拾的回国行囊里,该装些什么呢?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创业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他们准备好了吗?

  海归创业也需培训班

  良好的教育,过硬的技术,国际化的视野,这些都是海外留学人员的优势,然而,他们也有软肋。

  “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时间比较长,海归们对国内的投融资情况、行业发展情况都不太了解。要回国创业,他们普遍需要一个对国内再认识的过程。”

  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秘书长刚颖女士向记者介绍说,为了帮助这些海归精英能够顺利融入国内市场,他们特地推出了“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

  “去年第一届培训班仅限于生物医药一个行业内,参与的人数也只有26人,其中有六七个人回国创业。而今年报名人数一下子激增到200多人,参与人数达到了76人。他们大多出身名校名企,有15年以上的从业经历,并担任中高层管理岗位或承担关键技术研发工作。行业涵盖了生物医药、电信、计算机、金融、咨询等。”

  刚颖介绍说,培训班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侧重过来人经验的分享。

  “我们发现,这些海外留学人员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前辈、同行创业成功的故事。他们希望有人告诉他们,国内创业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规避陷阱,法制是否健全,扶持政策能否落实等等。”

  “培训班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举办的,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它把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参加海归创业培训班的留学人员张为在课后这样感慨。

  比资金更重要的是“软环境”

  “要说海归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其实哪里都有。如果你的创业项目能在其他地方拿到100万元贷款,我相信在上海也一样能拿到。”在谈到海归创业的要素时,刚颖副秘书长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海归创业最大的困难不在资金、不在政策,而在“软环境”。

  “比如,张江园区拥有生物医药公共平台,有需要的企业可以直接在里面做实验。这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研发十分方便。”

  同时,上海早在2006年就实行了《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其中的创业一门式服务、B类居住证办理、归国人员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政策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软环境。

  “钱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给你1000万元不如给你一个好的环境。”过来人、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兆华举例说,作为一家医疗公司,开发新产品需要的原料或器械时效性很强,他们从国外采购的东西,两三天就能到上海,物流和海关的效率都很高,和美国几乎没有差异。

  据刚颖女士介绍,自从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表达了回国创业的强烈意愿。在培训班结束后,不少“同学”都被这里的软环境吸引,希望能够在张江注册企业。(严姗隽)

  记者手记:“乡思病”与向心力

  曾经和一个在中国留学的马来西亚华人学生聊天,我本意向他咨询大马国内的地理情况,他却向我极力介绍他就读的中文教育机构,并且向我感慨道:“如果没有它,我们的中文还不知道怎样呢。”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国文化对海外华人产生的向心力。

  现在,当我们做本期封面故事采访时,无论是已经回到国内的海归,还是仍打算在他乡异国发展、等待将来寻求机会的“准海归”,都向我们倾诉他们的“怀乡之情”。

  他们向我们描述水土不服的无奈,抱怨遭遇不平的无助。他们说,这些都是他们出国之前无法想象的状况。虽然他们愿意接受历练,不过,怀乡的情绪却在潜意识中慢慢滋长。

  多年前离开家乡奔赴留学地,本是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前程,海外深造也确实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他们非常感激这一段非凡的经历。

  然而,身处国门之外,或许可以让他们更加看清世界的潮流。当他们再次将目光投向母亲国时,他们承认,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个正处于现代化洪流的国家,经济充满活力,到处都是新生的创业和工作机会。这种优势几乎是已经成熟的发达国家经济体无法比拟的。

  所以,当世界经济潮起潮落时,这些在海外学成的归国者自然而然地把稳定发展中的中国视为避风港,而我们又一次看到庞大的“海归潮”。面对这股新潮,中国各地政府的政策也表明,很乐意为他们的回归推波助澜。

  事实已经非常清楚,现在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愿意向全世界的华人辐射自己的向心力。这显然会更加深海外华人的怀乡情绪。(张耀庆)

  新闻背景:八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

  2009年初,智联招聘针对海归在上海职场的就业能力及求职期待的调查显示,金融类外企仍是海归就业的首选,83%的海归希望能进入外企,37%的海归欲进入金融/银行类行业。近500名海归参与本次调查。

  调查显示,八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41%的海归认为,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职业发展潜力巨大;36%海归则受亲情牵绊,不想孤身留在国外。有83%海归已感受金融风暴造成的负面影响,但91%海归对薪资要求并未降低,49%海归求职前提是保持薪资要求不变。从数据看,海归对月薪要求主要集中在3001—8000元,其中5001—8000元的占34%,远高于上海应届生的平均工资。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