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轮好似一个微型国度。在邮轮的尾巴上,有一个奇异的世界。
在那里住着几十个世纪以来的各国文化智者,他们不吃不喝,每天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在你耳边轻声絮语,把他们一生的精华感悟说与你听。在那里有这个世界浓缩的风云,你可以在片刻之间方寸之中神游天地。在那里有美丽的风光和古老的传说,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穿梭于遥远古代和纷乱不羁的当世。时空化为精灵,周到地为你服务。在那里你就是整个寰宇,尽可辗转腾挪。然而,和目所能及的沧海苍天相比,你又什么都不是,比一朵最细碎的浪花还要虚无,比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风还要缥缈……
这是哪里?它位于“和平号”的尾巴上,是一座巨大而透明的玻璃房子。
在这座朗澈的移动宫殿里,有很多顶天立地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每天清晨,它是最先张开怀抱迎接人们的精神餐厅。每天夜里,它又顽强地灯火通明到最后一个人离去。总在想,如果子夜时分,有谁能轻蹈着海浪,如水妖一样飘忽在海中央,远远眺望移行中的和平号,那么她所看到的邮轮尾部,定宛若微黄而温润的水晶堡。
这就是船上的图书馆。图书馆有整个邮轮中最宽敞的空间,有最舒适的椅子,有最明亮的光线。由于“和平号”的绕地360度航行,基本上是一直向西向西,尾部就面向着东方。早上,在没有风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它的每一寸空间都浸泡在橙黄色的光芒中,如同堆满了晶莹玉米粒的仓库,引起人馋涎欲滴的精神食欲。
只可惜对我来讲,望梅不止渴。图书馆内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日文,还有一小部分是英文,我都无法流畅地阅读。尽管如此,我还会每天朝圣般地走进图书馆,去嗅那里书籍的香气。我发觉不管哪国文字印刷的书籍,它们的味道都是相同的。无论现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如何进化,如何丰富多彩,比如你可以在电脑上阅读,在手机上阅读,听别人阅读,或者干脆买上一本电子书……但我始终固执地觉得手捧一本纸质的书,那种沉甸甸的手感,那种眼睛和字迹之间的距离感,那种看着看着,突然想起了前面的一句话或是某个人名,就刷刷地翻到前面查找的阅读快感,还有随时随地拎了书就走,好像是拿着一块干粮就上路的便捷,都让我着迷和沉醉。我对古老的图书馆一往情深,充满眷恋。特别是在波涛永无休止的起伏中,人的思维变得简单和安静,甚至迟钝。这种时刻,以传统的方式阅读,更让你忘怀这是穿越时空的对谈,发生天人感应。恍惚觉得一位一直潜藏在大海深处的朋友,悄然浮出水面和你晤面,抵足而谈。那种不期而至的欣喜和静谧的相知,非同小可地令人感动。
你可能要说,既然你看不懂和平号的藏书,哪里来的这番感触?
临出发前,旅行社特别提醒我们所带行李不得超过20公斤。几个月穿越热带寒带的旅程,衣物不是简单几件就可抵挡寒暑,所以留给带书籍的分量空间就很少了。我和芦淼相约,各带上不同的书籍,以便互通有无。加上电脑里的储备,也帮了大忙。
衷心期待和平号在今后的航程中,可以在图书馆里增加一些其他文字的书籍。这样,当操着更多种语言的游客上船之后,都可以看到自己民族的文字,那种融合交流的快意,将伴随整个航程。
现在,每当我回忆起和平号的形象,第一个涌上心头的画面,就是黎明时分,我在图书馆面朝大海的座椅中,读一本心爱的书,全身沐浴着刚刚出生的太阳那种温和而绵软的光。它穿过大海的浪花,带着水和盐的反射,铺排在木浆制成的纸页上,赋予那些墨迹,以生龙活虎的气势,将阅读者震慑。(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