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书法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的灵魂,其他文字写得再好看,也不能称得上书法。”78岁高龄的老海归白锐先生向笔者讲述了他不平凡的书法人生。
白锐先生是欧美同学会朝鲜分会的会长,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攻读朝鲜语;1954年赴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研究院学习7年后回国,历任中国驻墨西哥、朝鲜大使馆文化参赞。退休后的白锐先生仍然担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常务理事,并由于自身多才多艺,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
采访白锐先生是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欧美同学会朝鲜分会2009年新春联谊暨白锐学长书法摄影展上。由于去得比较早,白老先生亲自领着我在展厅里介绍他的作品。从小学即开始学习书法的他先是学写颜柳,后来又钻研米芾和赵孟頫,70年来坚持不辍。按照白老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谁都没学成,最后成了自己的“白体”。作为一位上世纪60年代便留学归国的老海归,白先生认为,包括书法在内的很多中华文化的精髓,都应该成为海归和海外留学人员所扮演的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工具。在朝鲜求学的日子里,白先生便通过书法和诗词联系一起学习的中国同学,以书会友,共叙祖国文化。和朝鲜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他也向他们展示中国的汉字书法,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由于长期坚持练习,白先生成了当时赴朝留学生中书法诗词方面的专家。
回国之后,白先生做起了外交工作,在担任驻墨西哥、朝鲜大使馆文化参赞的时候也利用自己的书法作品,向当地人民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驻朝大使馆任文化参赞期间,朝鲜文化部还为他在朝鲜举办了个人书法展。
文化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像练习书法一样,白先生也是很早就开始用镜头来记录自己的经历。但是因为年代太久,在朝鲜留学期间的很多摄影作品都散失了,采访当天的书法摄影展上只展出了白老先生近几年来拍摄的200多幅各类照片。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白先生凭借着自己对摄影的热爱,执著地寻访名山大川、城市角落,有时甚至处于比较危险的拍摄环境,但他仍然坚持手握镜头记录着生活的点滴。白先生说,无论是书法还是摄影,都要有一种坚持,文化方面的工作,一天两天是做不出来的。
在谈到现在电脑普及,书法变得不被年轻人重视的问题时,白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虽然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书法感兴趣,也有一些出国留学的学生热爱书法,留学期间也不忘研习,归国后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人定比前人强。”白先生如是说。
在当日举办的书法摄影展上,白老先生还亲自挥毫泼墨,现场用朝鲜语写下了一幅字,翻译成中文是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幅用朝鲜语写成的书法作品,最能诠释一位老海归对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情有独钟。(彭澎文并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