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引才举措 【字体 】【打印
代表委员议海外高层人才引进:引得进还要留得住
2009年03月07日 09: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3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中)伸出手指一五一十地详解国家用于拉动内需、改善经济的4万亿投资去向。当天,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张平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陈剑摄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这是对清华大学继续吸引国际一流教授回国工作的巨大推动!”谈起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委员格外兴奋。

  近年来,清华大学陆续吸引了一批海外杰出人才回校任教: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著名数学大师林家翘、“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生物学领域著名科学家施一公、德国马普光学所所长王力军、美国Brookhaven实验室终身研究员韦杰……“未来5年内,清华大学争取引进50位国际一流大学的知名教授加盟。”

  “国家实力的核心是人才”,顾秉林委员说,“国际金融危机为国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人才回流’的机遇,形成引进人才与已有人才协调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带动年轻人才快速成长,形成培养顶尖人才的能力。”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来自于2008年12月25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会议明确,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至此,“千人计划”正式起航。根据计划,中国将在未来5到10年内吸引千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工作,并建立40至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委员认为,现在出台“千人计划”非常重要,“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知识产权战略,核心还是人才问题。”

  本次金融危机,我国企业有很多机会进行海外并购,但是由于企业缺乏具有跨文化知识和国外管理经验的人才,对目标国人力资源法规、政府监管、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了解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缺乏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人才,使企业没有足够能力整合海外并购目标与自己的商业文化、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以致错过很多良机。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好机遇”,黄伯云委员说,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外许多华人教授都在思考“到哪里发展更适合自己”。而国内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机会,很多人愿意回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需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交流的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要加紧开展这个工作。”

  岁末年初,“海外抄底”的各类消息纷至沓来,上海仅去年年底的“海外人才采购计划”,就使企业家们从伦敦、纽约、芝加哥捧回了数百公斤重的简历。

  “人才的选择是需要经过长期接触而得来的,不是有机会就去‘抄底’,关键要看他的业务专长与企业发展是否吻合。”顾秉林委员说。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委员,同样不赞成“抄底”海外人才的做法,“比如原来在国内搞物理的,去华尔街以后搞金融了,那是由于金融泡沫把他们吸收过去的;现在泡沫破裂了,跑回国内要高薪,引进这样的人才完全没有必要”。

  欧阳钟灿委员认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目前,我国急需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的高新技术人才。

  他举例说,韩国液晶显示技术发展很快,是由于引进日本相关行业的退休工程师。北京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经引进过100多名韩国技术工程师,中国工程师经过学习创新,已经完整掌握了液晶显示器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经过复制在北京、四川成都、安徽合肥、河北固安、江苏苏州、福建厦门建有6个制造基地,大大加快了我国液晶显示器技术的发展。

  引进人才,学术优先

  在采访中,多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各研究所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表示,本次出台的“千人计划”门槛确实比较高,“国外大学的教授大多有很好的科研环境和工作待遇,他们会愿意回来吗?”

  “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出去‘挖人’的时候都把校长、书记等派出去,他们未必了解所有的学科领域,经常找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才。这次能找到真正有专业水平的人才吗?”

  针对这些问题,“千人计划”评审专家黄伯云委员说,本次引进的海外人才是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希望他们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

  “他们一定是已经在国外有所成就、成为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的人才,必须是副教授、教授或终身教授级别,是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里的精英。这些人才回国后,要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国家基础平台建设里起到带头作用;搞企业的,要拥有高新技术、能进行自主创业。”

  黄伯云委员说,本次“千人计划”按照不同领域进行分类,每个领域都有国家一流科学家参与人才引进的评审,让真正的科学家来“评判”科学家。具体考量办法为,凡是申报“千人计划”的海外人才,需要递交申请材料,包括职称、基本科研学术水平,在具有国际力影响力的杂志发表文章的情况、能否在中国履行职务及履行职务时间的长短等。

  据透露,凡是入选“千人计划”的海外人才,国家将拿出100万元作为生活补贴,各招收单位将按照级别提供150到200平方米的住房,以及接近国外水平的薪金。被引进者还可能被授予“国家教授”或“国家青年教授”称号。

  引得进,还要留得住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邢新会委员,是中科院“百人计划”教授,2000年从日本回国。

  在这位海归博士看来,营造宽松科研氛围、健全回国创业机制,可以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

  “海外华人回国创业,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便利和优惠政策。国家应该从管理体制上,理顺和规范各类优秀归国人员的政策,积极提供与国内优秀人才同等发展的舞台。例如,设立一条龙服务机构,或者授权部分中介机构从事此项服务,减少对当事人时间和精力的耗费。”

  归国人员所在单位要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邢新会说,目前,国内很多评价体制并不一定适合归国人才。比如,每年都要检查科研人员做了什么研究。“这个检查是很重要,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才,这个检查只能作为参考指标,到任何一个地方,要做一个新东西,没有3年是无法搞起来的。归国人员需要宽松的、鼓励性的评价体制。前3年,单位要允许归国人员没有科研成果,或是没有申请下科研经费。但在现实中,往往有这种情况,这个单位让你回来,就希望你申请经费,这种压力对海外人才来说是非常大的。”

  最后,邢新会委员建议,设立海外归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强度为每个项目200万元人民币,资助时间为两年。“这笔资金提供回国人员建立科研平台,安心做实验室建设,进行科研部署,不必为科研经费而分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委员认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见效快,是个好事情。但是,不能光靠引进海外人才,更需要培养国内的学者。否则,就会造成“娶来媳妇,气走女儿”的状况。

  朱清时特别强调,现在的中国大学“官本位”的思想越来越强,一些高等院校片面地把引进人才作为领导的政绩,这严重影响海外人才引进。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国内的学术环境也要搞好,否则“引得进、留不住”。(文静)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