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落户江苏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时,李政德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两台电脑。半年后,李政德的公司已经拥有了7个人的科研团队,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凭借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的技术优势,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烟酒行业的自动卫生检测和高速包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回忆起那段白手起家的日子,李政德心中满是感激。他说:“没有昆山留创园这么好的平台和为海归提供的各种服务,很难相信我的企业能以技术优势迅速开拓市场。”
成立于1998年的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全国首家设立在县级市的留创园。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努力创造与国际接轨、适合中外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今年,我们园区紧抓主导产业,围绕电子信息、检测服务、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链招商,力求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取得突破,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处的何燕主任告诉笔者,“为了对进驻园区的企业发展前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估,我们邀请中科院、省科技厅和相关研究所的专家为企业举办项目评估会,根据专家提交的评估报告来为企业联系风险投资,确定投资规模。”
“当时我只身一人到昆山留创园考察,留创园为我的企业做技术优势评估,园区领导给我解释留创园的配套设施和政府的优惠政策,让我心里特别踏实,觉得自己的技术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时我就决定到昆山来创业。”
曾经领导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羊肉加工系统和矿山安全支护机器人系统的李政德于2008年8月正式落户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到昆山留创园创办企业,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水土不服’。”在澳大利亚生活了近20年的李政德坦言,“这都得益于园区为我们海归提供的各种服务,有知识产权、财税、管理方面的,还有企业设立、创业辅导方面的。”
留创园何燕主任说:“我们在园区内实行‘一对一’挂钩帮扶企业制度,留创园的工作人员每周都要到自己负责的企业两到三次,了解企业的资金落实、团队招聘、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和业务开展方面的疑难问题。”
为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及时帮助企业解难脱困,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还为企业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咨询服务,从主管领导到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全部向园区内企业公布,确保企业能在任何时间向园区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李政德也是这项服务的受益者之一。他告诉笔者:“去年我从海外进口一批机器人设备,由于报关公司是第一次接手机器人业务,不是很熟悉,当时又赶上年底,机器人抵达港口后,迟迟不能送到公司。我当时特别着急,因为这个项目是国家鼓励类项目,设备不到位整个研发工作就无法进行。一看手表,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我就试着打电话给何主任求助,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留创园的领导就亲自到海关申报部门把报关手续的难题给解决了。”
同时,园区还为企业科技项目申报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导企业编写各类科技申报材料,为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昆山留创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徐俊告诉笔者:“今年前3个月,园区已经指导8家企业申报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家企业申报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