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城市政策中心资深市长顾问,海外留学的剑桥大学在读博士,与在市级机关、金融机构和农村基层岗位工作的年轻人一道,为重庆的发展登台献策。今天举行的“2009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主论坛”活动,真正成了青年人才尽情挥洒的“赛马场”。
据重庆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陈存根介绍,“2009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自2008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先后举办了40个区域性分论坛、18个行业性分论坛,共吸引了6.4万名国内外青年人才报名参加,收到论文近2.8万篇,征集到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建议意见5.8万余条。在英国剑桥大学成功举办海外分论坛活动,共吸引2200名海外留学生和外籍青年参加;举办的2场大型人才现场洽谈会,协议引进“海归”博士36名、硕士60名,其中3人符合“千人计划”条件;签订科研、经贸合作项目12个,涉及金额2000余万英镑,在欧洲华人及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实现了论坛“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跨出国门”的目标,取得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的双丰收。
作为主论坛评审出的20篇优秀获奖论文作者的代表,6名优秀青年人才今天登上主论坛,围绕“科学发展与内陆开放”主题,就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推进健康重庆建设,发展重庆商业及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其他关系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演讲。演讲者还与现场观众、网络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主论坛活动举办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等重庆市领导与参加主论坛选拔赛的20名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进行了座谈。薄熙来希望广大青年才俊发挥思维活跃的优势,紧紧围绕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市民素质等内容,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为解决深层次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承担更大责任。他还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智慧,加大论坛成果转化,以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一年一次的“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此前已成功举办3次,并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成果”和智力成果转化机制。据重庆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姜平介绍,截至目前,通过青年人才论坛报送主管部门获得反馈意见或得到采纳的有2100余条,被有关单位组织论证或立项的有1500余条,通过其他途径转化的有22500余条。青年人才论坛获奖人员中,被列为结队联系培养对象的有2434人,纳入人才库管理的有8037人,列为后备干部或重点培养对象的有2761人,还有1191人已经获得晋职晋级或调整调动。(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