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13岁的北京姑娘李佳薇第一次去新加坡打球,哭了一路,身旁的父亲李万祥也一边开车一边流泪,最后实在开不了了,就把车停在高速路中间,“两边全是车啊!我赶紧就抹眼泪不哭了,我爸这才开到机场。”
李佳薇还不到9岁的时候,便在乒乓球桌上显露出了不凡的天赋,但是她不想打球,在北京什刹海体校时,她偷着跑到后海吃羊肉串,并窃喜逃脱了父亲的“魔爪”,结果被逮到后不仅挨了一顿骂,周末还得加练。
现在,这个在异国生活了15年的女孩子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知的乒乓球手,但她最想吃的还是羊肉串,还有妈妈烙的馅饼。
一场由馅饼引发的失利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半决赛阶段,新加坡对阵韩国第二场。还有5分钟就上场了,李佳薇把手机掏出来,准备关机。这一场的对手是金璟娥,几个月前两个人刚刚交过手,李佳薇赢了,而且论实力自己也确实占优,所以她不是特别担心。这时,电话响了。低头一看,是爸爸打来的,于是接通电话。“就这一个电话,弄得我整个比赛满脑子想的都是猪肉馅饼,给我气坏了,下来就哭。我前不久刚赢完她,输谁我也不可能输她!”
当时李万祥就在奥运村外,跟妻子一起坐在马路牙子上等女儿。他很纳闷,自己做了一辈子教练,怎么就算不好女儿的出场时间呢。李万祥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全是刚烙好的猪肉白菜馅饼,佳薇的妈妈起了个大早现烙的。“孩子在那边老吃不上顺口的东西,她就爱吃这个,所以就做了好多,家里还有一锅呢。”李万祥摇着头说,以为女儿在外征战十几年,临场作战不会还跟小时候一样,那么容易分神吧……
比赛输了。李佳薇2∶3不敌金璟娥,当然不都是因为馅饼。李佳薇在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给爸爸打了电话,李万祥把手机递给妻子,妻子看看又还给李万祥,没人敢接。最后还是说上话了,约好在奥运村西门等。西门保安站在一旁,惊愕地看着李佳薇站在门口往嘴里塞馅饼,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混着馅饼吃。爸妈都不敢说话了,只是看着女儿吃。
吃到一半的时候,李万祥还问:“要醋么?你妈还带了腊八蒜。”就是这一天下午,新加坡女队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鏖战终于战胜韩国队,率先杀进决赛。而后,这支以李佳薇作为领军人物的乒乓球女队,为新加坡夺得了48年来的首枚奥运银牌,也是本届奥运会上新加坡唯一一块奖牌。“那天回来之后,我一气之下把那锅馅饼全扔了,我还埋怨她妈说,你干嘛给她做,好在最后是赢了。”李万祥的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
现在回忆起这一出“戏”,李佳薇的眉毛会挑起来,哭笑不得地说:“他净干这事!单打比赛开始以后他又来一电话,说发现个地方,那儿糖葫芦特大,40块钱一串,咱可不能吃街边那种,要吃就吃干净的,我没说话就给挂了。”好在单打比赛的时候,李佳薇没有满脑子糖葫芦。
父女的“战”与泪
现在遇到李家父女的人,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李万祥对女儿疼爱有加,可熟悉李佳薇的人都知道,15年前她选择新加坡的最初原因,是为了“离开爸爸”。1988年,在李万祥的几经努力下,北京市西邮体校成立。当时的学校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在灯光昏暗的教室里放着4张球台。身为总教练的李万祥每天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同时身兼教练、保姆数职,一大早就要出门买菜,训练结束后还要给孩子们做饭。
体校成立一年后,在北京市业余体校比赛中,李万祥带出的学生囊括了团体、双打以及单打所有冠军,一直到1996年,他们都没有让冠军旁落过。郭焱、张雪玲等名将就是李万祥那时从西邮体校一手带出来的。
李佳薇的打球天赋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挖掘的。“本来她妈让她跟着练,是为了让她好好吃饭,结果我发现,有时候教其他孩子5遍都学不会的动作,她一次就可以学会。”李万祥于是正式将女儿“划到自己旗下”,开始了无止境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