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广播电视领域的独立监管机构——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日前宣布,已批准由旅法华人提出的开办“欧洲华语广播电台”的申请,这将是首个由旅法华侨华人集资开办的华人电台。 中新社发 吴卫中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中国侨网消息:据欧洲《联合周报》报道,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日前宣布,将在今年年底推出数码广播,而在该委员会最新批准的巴黎数码电台的名单中,一家华语广播电台的名字也首次在列——“欧洲华语广播电台”(RADIOMANDARIND'EUROPE)。据悉,这家由巴黎华人民间组织竞标成功的华语数码电台,将于2010年春节前正式开播。届时,旅法华人将会“在法兰西土地上空发出自己的声音”。
“法国有几十万华人,虽然有了中文电视和报纸,但是还缺一家中文广播电台”
“办华语电台的念头是从李长春在中法文化年期间访法时开始的,”华语电台发起人之一林精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当时旅法侨界在巴黎举行欢迎李长春的宴会,李长春的秘书就坐在他旁边,向他询问了对中央台节目的看法和建议,“在这之后我就想,法国有几十万华人,虽然有了中文电视和报纸,但还缺一家中文广播电台。”
林精平觉得,广播和电视特点不同,看电视一定要有一个地方坐下来,但广播却不受场地限制,开车或者做工的时候都可以收听,而且收音机体积小,很多手机和随身听上也都有配置,携带起来非常方便,可以走到哪儿听到哪儿。“遗憾的是,在这里打开收音机听到的只有法语广播。”
从此,办华语广播的想法一直装在了林精平的心里,后来遇到正要提出申办华语电台的蔡联华,两人“一拍即合”。据林精平介绍,在巴黎市政府就职的蔡联华,出生在柬埔寨,在法国长大,法文很好,由于职业关系,他在政府各部门有很多关系和熟人,“最主要的是他一心想要为华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林精平担任法国华侨华人会第一副会长期间,蔡联华经常参与华侨华人会组织的活动,有些时候需要和主流社会打交道,林精平也经常请蔡联华出面帮忙,“这样我们之间联系就比较多,彼此也更加了解”。
2006年时,法国有部分电台的合约到期,出现新的空档,于是主管审批的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重新接受新的申请者,林精平和蔡联华在招标一年前就开始准备申请工作。当时申办中文电台的一共有4家华人单位,但是都没有竞标成功,“主要是经验不足,”林精平表示,“通过这一次竞标,我们了解到了该如何去做准备工作。”
“在送投标材料的时候,我们的材料是装在一个盒子里的,但看到很多投标者的材料都是用车子推进去的,当时心里就没底了”
2007年下半年,林精平和蔡联华得知,法国有关部门有计划逐步将传统的调频广播电台改成数码电台,并在2008年进行招标,新增几个频道。这时正在筹划成立公益基金会的华商唐晓华和洪恺也加入进来,共同筹划竞标准备工作。林精平说,办华人自己的电台,是一份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也吸引了一些愿意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华商陆续加入,到目前为止,中文电台一共有了23位共同发起人。
为了保证这次投标的成功,林精平、蔡联华等众人确实下足了功夫。他们一方面吸取上次投标经验,进行多方咨询,向投标成功者取经,听取各方面人士对投标书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其中包括法国政要、社会名流和华侨华人社团等各个层面的人士,“当然免不了要请客吃饭,都是大家轮流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