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侨务

以“侨”为桥 将广州长堤打造国际文商旅中心

2024-12-11 10:05    来源:广州日报
大字
小字

  以“侨”为桥 打造国际文商旅中心

  市政协委员龙天翔呼吁创建“广州长堤”侨乡品牌

  “高质量发展·委员谈”

  辉煌长堤,侨风馥郁。作为全国著名的都市侨乡,西起人民桥、东至海珠桥的广州长堤,集聚了一批包括粤海关大楼、嘉南堂、爱群大厦、东亚大酒店、永安堂、五仙门发电厂旧址等在内的众多华侨建筑。

  围绕擦亮长堤片区这张侨乡名片,广州市政协委员、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副会长、广州迪芬乐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天翔提交提案,建议广州以“侨”为桥,积极打造提升长堤华侨历史文化片区成为广州国际文商旅中心。他的提案入选今年市政协重点提案之一,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目前已被采纳办理。

  引入新业态

  打造华侨文创空间 联动北京路

  “上海有外滩,广州有长堤。”长堤西起人民桥,东至海珠桥,包括沿江西路、长堤大马路等,全长约1.6公里。龙天翔从小在广州长大,在他的印象中,“长堤以前很旺”。

  事实上,在广州的发展历程中,长堤曾是临江最繁荣的商业中心,见证着广州近代城市化的开始,也是华侨实业救国、参与广州近代商业发展的“实践地”。

  据统计,长堤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建筑8处,许多建筑融合了西方艺术和岭南特色,既是当时华侨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广州侨乡文化的显著标志。

  “然而,随着建筑‘年月’的增长和城市商业重心东移等原因,目前长堤片区的发展面临许多亟待理顺的问题。”对此,龙天翔呼吁,应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侨乡特色,将长堤华侨历史文化示范片区写入城市发展规划,推动长堤片区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创建“广州长堤”侨乡品牌。

  “比如鼓励引导长堤沿线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嘉南堂、广州邮政博物馆等历史建筑物的运营模式,引入国际酒店品牌,中西特色美食、华侨文创空间、青年旅社、咖啡清吧、人工智能等新业态。”他认为,通过激活侨乡文化产业发展,可将整个片区的具有侨乡特色的建筑物联动起来,将长堤打造成为全国最具侨文化特色的集吃喝玩乐游于一体的国际文商旅中心。

  “其实我的提案是有连贯性的,上一年,我关注的是北京路的改造提升。从北京路所在的广州老中轴开始,到北京南往东向长堤片区打通,这是一片呈‘L’字形的活力地带”。他指出,长堤片区发展改造空间有限,辐射能力不强,需要与北京路商圈连接和联动起来,打造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的一个集华侨文化、岭南文化、美食文化于一体的城市名片。

  “上月,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对我的提案作了详尽的讲解和回复,我提出的建议逐项得到了回应和有效解决方案。”他也坦言,长堤片区的改造提升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解决越秀、荔湾两区之间的对接协同以及如何盘活老旧建筑的经营等问题。

  对于如何盘活侨房,他建议,可开展侨房产权信托试点,将房屋所有权委托给政府有关部门指定信托机构代管,释放其使用权、经营权等交给市场主体运作,解决产权不清晰等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

  开发“水经济”

  提供沉浸式水上游玩体验

  “细细个果时(小时候),我地仲有系荔湾河涌上食艇仔粥(我们还在荔湾河涌上吃艇仔粥)”是龙天翔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也是独属于广州的水乡故事。

  “广州是全国著名的水乡,大小河流众多,约有2000条,我们的水资源在城市的供水、交通、经济还有生态等方面起着很多关键的作用。”行至岁末,龙天翔也在酝酿新一年的政协提案。“如何让‘水经济’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怎么把广州的水乡特色体现出来”是他接下来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广州市在水资源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健全河长制体系、高质量建设碧道,推动流溪河建设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打造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活动基地等。

  “这些工作为下一步广州探索‘水经济’打下了基础。”他认为,接下来首先应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与之配套的码头航道等基础建设,以满足旅游观光、水上运动等产业的发展需求。

  他也指出,目前广州水经济存在产业协同不足的问题,水上经济涉及多个产业的领域,但各相关的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还不够紧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有待提高。

  此外,在品牌影响力上,广州的“水经济”品牌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小,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和活动,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进而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当前广州有珠江游船、有水上茶居,但是下船之后做什么?很多游客就不知道。”他建议,应考虑向威尼斯等国内外的城市学习,注重打造品牌,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游玩体验。

  搭建“侨青之家”

  服务侨青创新创业

  今年,龙天翔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当选广州市侨青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开启为全市侨界青年服务的新篇章。自2003年11月成立以来,广州市侨青会作为连接侨界青年与祖国、与家乡的桥梁和纽带,一直以来在促进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龙天翔有着多年的留学经历。“我1995年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其间感受到中国人在海外生活不容易,当时自己也很彷徨,特别是临近毕业的时候,不知道何去何从。”从自身经历出发,他深感当前要把侨界青年凝聚起来,侨青会要把做好服务侨界青年创新创业作为重点工作。在采访中,他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市侨联的支持指导下,尽快推动成立市侨青之家,为更多的海内外侨界青年服务,特别是在学习、实习、就业、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打造国际青年交流平台,积极协助海外优秀侨界青年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中。”

  在具体的操作上,他认为,当前全市已有颇多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可考虑在现有青创基地的建立基础上设置侨青之家,为更多侨界青年提供实体的空间载体以及更多实在的服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

【责任编辑:惠小东】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友情链接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