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之初,只有郑启五一个老师,由于国内其他的汉语老师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一切事务都由郑启五一人独当一面。他开玩笑地说:“从院长、教学秘书、教师到搬运工,我这个‘光杆院长’是身兼数职。”
厦大在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承办了一所孔子学院。不要以为这所孔子学院名不见经传,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曾经为它揭牌;也不要以为这所学院风光无限,这所学院在最初的时候只有院长厦大教授郑启五一个人。不过,在郑启五的不懈努力下,揭牌不到3个月,孔子学院就已经在这所“土耳其的清华大学”开办了3个汉语班,从而结束了这所土耳其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没有中文课程的历史。
3月17日,记者连线远在千里之外的郑启五教授,了解了他在土耳其生活的部分点滴。其中,不仅有他工作的艰辛,也有生活的趣事和助人的乐趣。
自称“光杆院长”最不放心家中老母
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之初,只有郑启五一个老师,由于国内其他的汉语老师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一切事务,都由郑启五一人独当一面。他开玩笑地说:“从院长、教学秘书、教师到搬运工,我这个‘光杆院长’是身兼数职。”
中东技术大学总共有两个校区:安卡拉本部和北塞校区,孔子学院一共开了3个班,两个在本部,一个在北塞校区。郑启五每星期都要在两个地方之间来回奔波。所幸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其他孔子学院的两名老师临时过来支援,这才让郑启五稍稍松了一口气。
现在,郑启五一周要在安卡拉中东技术大学本部4天,另外3天则是乘飞机到北塞校区,如此来回奔波,56岁的他却丝毫没有感到疲惫,因为他认为到土耳其从事汉语教学是这辈子最有成就的事情。
谈及自己的家人,郑启五表示,家里人都很支持他到土耳其从事对外教学,惟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家中80多岁的老母。“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母亲一直很担心我。”
希望能教出土耳其的“大山”
谈及教学,郑启五坦承自己没有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英语是30年前学的,汉语拼音是50年前学的,不过对于传授汉字、教授中国文化,郑启五自信满满。他还希望,自己的学生中能走出像加拿大的大山那样出色的汉语骄子。
据了解,中东技术大学吸纳的是全土耳其生源中最优秀的1%,选修中文的不仅有本科生,还有研究生与博士生。
郑启五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对于中国文化都非常感兴趣,不过对方块字都有点怕。不过由于生源质量好,只要郑启五稍微讲一下,他们都听得很明白,“教他们要像教小学一年级学生一样,不过却要用博士生的思维”。
为德国同事找到失散多年朋友
在中东技术大学,郑启五帮助该校公共关系部主任尼克先生找到了他的一名失去联系的中国老朋友,对此郑启五颇为得意,称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尼克先生20年前曾经留学德国,与来自同济大学的一名留学生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可惜后来中断了联系。郑启五到中东技术大学后,尼克先生就找到了他,希望能通过他找到失散多年的朋友。
郑启五通过多方搜索,发现这位王老师原来大名鼎鼎,著述颇丰,后又获悉他曾经在同济大学的德国留学预备部工作,还是该校外语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郑启五发出的邮件很快就有了回应,王老师亲自发来了邮件表示感谢。
相关资料:
全英语教学的中东技术大学在土耳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当地华人亲切地称为“土耳其的清华大学”。由厦门大学承办的“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是土耳其第一所孔子学院,去年11月28日出访土耳其的中国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曾亲自为这所孔子学院揭牌。(记者王庆平 通讯员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