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美籍中山乡亲林文彬教授义务教学20年恳谈会”,纪念林文彬教授在中山义务教学20年。如同一只风雨无阻的候鸟,当春天来临,他就从美国飞到广东中山市,待春天快结束时,他又飞回美国。今年,年近八旬的“外教”林文彬教授在中山开展义教已经20年了。“只要我还能走,我就会继续来这里义教。”他说,中山是他的根,这里有他的希望。
像候鸟一样的“外教”
在过去的20年里,每逢春节过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校园里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课堂上,白发鬓鬓的老先生在热情洋溢地用地道的美式英语给学生上课,期间,他会给学生派发一些瑞士糖或德芙巧克力,活跃课堂气氛。课堂外,每天都有学生到他宿舍里找他聊天,练习英语口语,他总是不厌其烦。
老先生叫林文彬,是美籍华人,他每年会来中山学院义务教学六周时间。
乡音已改乡情依浓
其实,年近八旬的林文彬是土生土长的中山市南朗镇人,5岁时随父母到美国定居。大学毕业后,他在美国加州圣荷西洛士加图中学做老师。林文彬回忆道:“小时候,觉得国内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很少回来。”那时候,林文彬对祖国的了解仅限于父母之间的对话。
1979年,林文彬第一次回国——随父亲回中山南朗寻根。1989年,应市政府之邀,林文彬再次回中山——参加恳亲大会。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林文彬认识了祖籍沙溪的一位美国华侨,对方是一位爱国人士,经常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尽心尽力,还资助国内的学生到美国读书。得知朋友的善举之后,林文彬受到了触发,他也希望身在异乡的自己可以为家乡做点事情。于是,经朋友牵线,林文彬开始带自己的美国学生到中山交流。同年,林文彬开始选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交流,“回来选学生的时候,陆续有学校请我讲课。”林文彬表示他曾在中港英文学校、华侨中学、中山纪念中学等学校用英语教学。“1989年,我主动向中山学院提出要到学校义务教学的要求。”林文彬说。
只要走得动会继续义教
林文彬表示,他在美国长大,能讲一口纯正美式英语,他喜欢中国喜欢教书,回国内义教正好用上了他的专长,应了他的兴趣。于是退休后,他每年都定期回来义务教学生学英语。
对于义教生活还将坚持多少年,林文彬耸肩一笑,说:“每年回来义教一个多月成了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自己身体还行,还能走得动,我就不会放弃这份义教生活。” (周闪雨 吴森林 余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