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印尼《国际日报》报道,最近赴印尼访问的江苏省侨联华文教育考察团的团员中,有一位名叫徐筑的,是华侨教育家徐天从的儿子,徐筑从小跟随父亲举家回中国,后成为肾脏专家。
雅加达中华中学(简称华中)的四位创办人:李春鸣和李善基、张国基、陈章基是东南亚各界所熟悉的华侨教育家,而徐天从的名字较少人知道。
徐天从,又名秩公,江苏南通人。宣统元年入私塾,民国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通师范,1926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此后在国内多所师范学校、大学任教,教授文学,历史,著有个人诗集《嫩江集》。1936年,与夫人潘学静赴南洋从教,任新加坡女中高中部主任。在南洋期间,由书法结缘,与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结友,以后受徐悲鸿鼓励,赴法国攻读建筑艺术设计。
欧洲二战爆发后,由徐悲鸿资助,徐天从返回南洋继续从教,并受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时任校长李春鸣聘请,赴中华中学负责该校高中部的组建工作,为华中的教育规模的扩大发展作出了贡献。1943年,印尼在二战中沦陷,徐天从不受日军诱惑,断然拒绝日军所聘《共荣报》主编职务,不顾个人安危,与中华中学副校长张国基等人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仪器、图书教材的隐蔽疏散工作,带领学生疏散当他山区,坚持开展抗日救亡教育,为保护东南亚华侨教育的星星之火而历尽艰难困苦。
抗战胜利后,徐天从积极参与华中复课,并担任雅加达教育工会理事,为华中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作出了贡献,成为东南亚华侨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名有功之臣。1947年,徐天从举家返回中国,在上海、南京、南通等地先后任教育公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从事建筑设计专业技术工作,曾担任南通市多届政协委员,于1984年病逝于家乡南通。徐天从一生爱好古典文学,对西洋文学、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是美术大师徐悲鸿当年极为赏识的一位文学天才,生前著有《徐天从先生诗选》一书。(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