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文章说,朱棣文将是继赵小兰之后,第二位出任美国内阁部长的华裔。不过,朱棣文进入内阁的意义可能更大。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正是看中朱棣文研发再生能源的成绩,希望帮助他实现竞选期间提出的能源计划。另外,朱棣文具有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心愿,其身上毕竟还有华人的儒家思想,有报效国家的奉献精神,这点尤为难得。 文章摘录如下:
从报上得悉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12月10日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Steven Chu) 为新政府的能源部长。朱棣文将是继现任劳工部长赵小兰之后,第二位出任美国内阁部长的华裔。不过,朱棣文进入内阁的意义可能更大。奥巴马说:“委任朱棣文应该向所有人传达一个信息,即我的政府将重视科学。我们会根据事实来做决策,我们也明白事实之外需要果敢的行动。”
现年60岁的朱棣文学物理出身,1997年凭借原子和粒子“雷射冷却及捕捉”的科技成就,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0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正式成立,我荣幸受命担任所长。为了提升高等研究所的学术地位,我们邀请了多位诺贝尔获奖人出任顾问,朱棣文也是其中之一。
朱棣文教授与新加坡很有渊源,他第一次来访就是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邀请的,随后他也好几次访问南洋理工大学,除了“高等研究所”,他还与南大电机系、激光学研究中心有学术上的交流。据我所知,朱棣文的父亲是清华毕业的,后留学美国。尽管朱棣文出生美国,但他对上海很有感情(可能与他祖籍是上海附近的太仓有关),也是上海交大的名誉教授。在他成为南大高等研究所顾问之后,我们一直讨论如何加强南大、上海交大和朱棣文所在的加州伯克莱大学进行光学应用技术的密切合作。为此,南大电机系教授还特别前往加州拜访朱教授并商讨合作细节。
2004年,身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的朱棣文,主动申请出任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主任。在朱棣文的领导下,该实验室成为全球替代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研究重镇。
近年来,朱棣文一直致力于防止全球变暖的科学研究,他呼吁扩大研发替代能源,认为放弃使用化石燃料是防止全球变暖的关键手段。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正是看中了朱棣文研发再生能源的成绩,希望朱棣文帮助他实现竞选期间提出的能源计划:大幅减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的依赖,以及以低税额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建立更为节能的全国能源体系。
而且,我也觉得朱棣文具有科学家少有的行政管理能力,据我所知,有的科学家是没有行政能力的,即使有,也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在行政上。譬如今年诺贝尔奖得主南部阳一郎教授,他是一个非常谦虚但同时也很独特的人,尽管日本政府高规格礼遇他,可他就是不愿长期在日本生活工作,原因就是他怕繁琐的行政工作耽搁他的科研时间。朱棣文不同,他具有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心愿,他出任部长也是基于这样的意愿,与一般的政客不同。我想,朱棣文身上毕竟还有华人的儒家思想,有报效国家的奉献精神,这点尤为难得。
另外,大家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朱棣文本科就读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不是哈佛、耶鲁一类的顶尖学府。这点应该给我们一些启发。有时候,不是名校出身,反而没有负担和压力,可以更加自由地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项目,对一个年轻的科学家来说或许是桩好事。要知道,美国顶尖大学在学术上还是存在“学霸”压制问题的,也有哈佛、耶鲁、斯坦福、伯克莱之类的派系之争,朱棣文少了这些派系麻烦,可以一门心思做学问。(潘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