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北洋水师水兵墓 孤悬英国百年

2019年06月20日 15:1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北洋水师水兵墓 孤悬英国百年

  异乡百年“大清故勇”安葬英国

  1881年,200多名北洋水师官兵在丁汝昌的带领下到达了英国北部城市纽卡斯尔市,等待接收在这里订造的“超勇”和“扬威”两艘巡洋舰。

  在英国期间,山东荣成籍袁培福、安徽庐江籍顾世忠两位水兵因水土不服去世,被安葬在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公墓。

  1887年,来自北洋水师的队伍第二次抵达纽卡斯尔,准备接收“致远”和“靖远”两舰。

  连金源、陈成魁和陈受富三位福州籍水兵在这一次接舰行动中去世,也被安葬于此。

  纽卡斯尔当地学者在《Armstrong's Ships and People 1884-1918》一书中对此有一些相关的记载。

  先去世的是21岁的连金源,30岁的陈受富是在纽卡斯尔医院里去世的。

  1887年6月6日凌晨4点,接舰队伍的将官之一叶祖珪率领40人组成的队伍,在医院中用白布裹好逝者遗体装进棺材,同时将他们生前的衣服叠好,放在遗体旁边,盖上棺盖。

  棺木入土后,送葬的水兵们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跪倒磕头,在座墓前烧了一些纸钱。当时医院的护士还献上了一对花圈表示敬意。

  六天后,同样在凌晨4点钟,另一位水兵陈成魁的遗体也被安葬于此。

  辛亥革命前夕,清末海军将领程璧光率海圻舰环球访问,前往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典礼时,专程前往圣约翰墓地吊唁,并重修了墓碑。

  根据一张早期纽卡斯尔历史学者拍摄的照片显示,其中的三块墓碑上分别写着:大清故勇安徽庐州府庐江县顾世忠之墓、大清故勇山东登州府荣成县袁培福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闽县陈金源之墓。

  在墓碑的右侧写着三人去世时立碑的时间,左侧写着重修的时间“宣统三年”。

  海外修缮 为国献身者应有尊严

  自1881年算起,至今已经138年了,从1911年重修算起,也已是108年了。

  100多年的风吹雨打,这些墓碑的现状已不容乐观。2016年5月,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开始筹备修缮工作。这一状况也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圣约翰墓园北洋水师墓的抢救性保护修缮项目。基金会委派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荣作为技术代表,于2016年9月25日前往英国纽卡斯尔对墓碑残损状况进行调查评估。

  张荣介绍,五座墓碑中的连金源、袁培福、顾世忠三人的墓并排面对同一墓池,墓碑已经倒塌在地,碑身部分碎裂缺失,另外两座墓碑歪闪,基础沉陷,有倾倒的危险。

  五座墓规制一致,由墓碑和墓组成。其中墓碑分为碑身、基座和基础三部分,碑身背面是灰色砂岩正面镶嵌黑色花岗岩,碑文刻在黑色花岗岩上。

  张荣说,陈受富和陈成魁的墓,墓碑保存较完好,只需要进行基础加固和墓池的积土覆盖。另外三墓的墓碑已经完全倒塌,需要在稳固基础后,对碑体进行加固、重装,补配缺失构件,并恢复墓池。

  圣约翰墓园属于英国遗产体系登录的2级注册园林和公园。张荣说,这相当于中国的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墓园的修缮工作要符合英国相关的遗产保护规定,整个过程遵循“最低限度干预”与“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

  “按照英国的要求有很严格的程序。”张荣说,“我们只能提出修复要求,其他设计、施工等都是英国的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做。”

  2016年11月30日,文保基金会发布了“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修缮公募项目公告”。这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启动的首个海外文物修缮项目。

  “项目旨在修复已倒塌的三座水兵墓碑、维修保养另外两座水兵墓碑避免发生类似损坏。”公告中写道:“一百多年前,墓碑有的倒塌、有的断裂,急需维修,以示炎黄子孙血脉相承,以予为国献身者的应有尊严。”

  根据公告,预计预算总计47936.26英镑,约合409797.50元人民币。

  筹备期间,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戚勇强先后多次与英国当地政府与相关机构探讨修墓事宜并前往北京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讨论工程安排。

  在商定好所有细节后,英国当地时间2017年6月21日,墓地修缮正式开工。

  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全程负责修复过程中的记录与监督工作。

  档案发现 属于中国政府的“飞地”

  在北洋水师水兵墓修缮期间,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戚勇强也在当地寻找相关的资料。

  戚勇强在纽卡斯尔市档案馆查询了墓地档案,1887年去世的三人墓地是在当年6月30日,由一名叫“Fong Yah Jang”的人购买。

  海军史学者陈悦推测:“购买墓地的署名者很可能是当时清政府驻英国使馆的工作人员。”

  当时购买三方墓地共花费15英镑。按照当时的购买力,15英镑可以买下半栋别墅。

  戚勇强说,此次纽卡斯尔方面还专门出具了证明文件,表明墓地属于中国政府所有。

  张荣勘察后发现,这五方墓地,墓位于墓碑的前方,在两侧的两方墓地由三条砂岩石与墓碑基座共同围合成长9英尺,宽4英尺的墓池,三方排在一起的墓共用一个长9英尺,宽12英尺的墓池。五方墓合计占地180平方英尺,大约为16.7平方米。

  文保基金会理事长曾励小捷表示,墓地是当时清政府出资兴建的,属于中国政府的“飞地”,是中国留存海外的珍贵文化遗产,由中国募捐维修,可谓顺理合情。

  历时两年 五方水兵墓修缮完毕

  经过近两年的施工,五方水兵墓修缮竣工。

  英国当地时间2019年6月14日上午10点半,竣工仪式在墓地所在的纽卡斯尔圣约翰墓园举行。

  当天下起了小雨,雨花飘落,融入泥土,带去哀思。

  竣工仪式上,施工验收单位北京建工国际英国公司通报修缮工程验收情况,并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代表递交了竣工报告。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中国近代海军起点所在地福州马尾区人民政府,多年来一直进行近代海军历史报道的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以及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等代表相关方面发去函信,向守护这段历史、为该项目付出辛勤努力的组织和华人企业家致以崇高敬意。

  当年接舰军官邓世昌的玄外孙叶伟力代表近代海军后裔向墓地敬献了花圈。英国东北区女王代表也来到现场,向墓地献花。

  在仪式现场,还有一位身着戎装的英国皇家海军的代表,献花后,郑重地向百年前的中国海军人敬礼。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马辉在修缮竣工仪式上说,在英中国留学生和侨界积极呼吁对水兵墓进行抢救性修缮,给予为国献身者应有的尊严,帮助中国人民铭记历史。

  “这是一次中国政府、企业、民间机构以及海内外炎黄子孙通力合作,中英密切合作保护中国海外文物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辉说,“中国人铭记这段悲壮、辛酸的历史,就是为了勿忘国耻,励精图治,实现民族复兴,以便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纽卡斯尔市议员特雷莎·卡尔内斯说,希望更多英国人了解这些中国水兵的故事,也希望有更多关于他们的记录被发掘出来。

  戚勇强说:“百年前,我们被打断了脊梁忍辱负重,百年后,我们扶起了墓碑扬眉吐气!谨以此告慰英灵,愿国人莫忘历史,世代奋勇前行。”

  历史深处 百年前曾设立维护“基金”

  前期勘察过程中,戚勇强发现,1887年埋葬的一位水兵墓碑的基座上刻着一段文字,再结合其他史料,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此墓碑及临近另外两座墓碑由“致远”和“靖远”两舰官兵所立。为了给这些水兵墓提供以后持续的维护,一笔款项以托马斯·哈立德先生的名义投资,他会用这笔钱产生的年息,对墓地进行修缮。

  目前戚勇强正在查找纽卡斯尔的相关档案,希望能发现托马斯·哈立德的相关信息。

  此外,据参与1881年接舰的文案池中祐在《西行日记》中记载,即将离开英国时,曾委托英国姑娘Annie姐妹照看袁培福、顾世忠两位水兵的墓。

  当时,池中祐把Annie翻译成“意腻”,她是池中祐在英国时结识的恋人。池中祐在日记中,记载诸多和Annie的交往故事。

  根据池中祐当时记载,墓园为“土山一座,皆墓丛也”,“袁、顾两墓相去盈尺”。

  在离开英国前,池中祐最后一次来到意腻家中。他请意腻和她的姐姐玛其梨代为照顾两方墓地。

  “玛其梨许余他日过袁、顾墓为栽花,盖英俗礼拜日士女多往墓上栽花,善举也。”池中祐在日记中写道。

  在2012年拍摄的照片中,还能看到在陈成魁墓前正开着花的黄水仙。有说法称,这种黄色的花,它的含义是“给那些永远不能还乡的人”。

  还有一种说法称,这五方水兵墓与墓园中的其他墓碑不同,这五座墓碑都是中式样式,与当地人的墓碑相背而立,朝着中国家乡的方向。

  戚勇强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经过实地测量并不是这样的,墓碑的方向是按照当地墓地统一规划的。

  其实,不管他们墓碑朝向何方,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国人依然会记着他们,记着这些为国献身者。

  封面新闻记者王国平

【责任编辑:于淇】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