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昀于2002年从中国北京到新加坡,2007年受邀加入香格里拉集团,打理酒店的中餐馆香宫。短短6年时间,黄昀已是香格里拉酒店香宫的中餐运营经理。她说,她擅长硬笔书法,并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篆刻,因为这一特殊专长,带给她不一样的人生。
凭好书法加入酒店
说起黄昀的书法专长也颇为神奇,从小像男孩子一样活泼不安分的她,本来做任何事都没有耐心,可是从6岁开始,在工程师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发现练书法居然可以让她安静,这样一直练到初中,也没有什么明显长进。可是,几乎是在突然之间,周围的人,包括黄昀忽然发现自己的技艺已经完全改变,再也不是原先的学生练字,而是真正有了书法的气韵神采。因此,她忽然有了一技之长,举凡需要露一手,或者各类书法展览比赛,就成了她的另一个舞台。
1988年从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公共关系专业毕业的黄昀,懵懵懂懂地准备找一份跟旅游酒店业相关的工作,于是就到当时北京的一家涉外酒店应聘工作。没有想到她在那份应聘表格上留下的一手好字,打动了酒店人事部,顺利地被录取,加入酒店的宴会厅,因为中国的宴会厅常需要写菜单或者标语横幅等。
酒店隶属于瑞士酒店港澳中心,宴会接待非常频繁,而且都是较为高端的宴会宴请。就好像书法突然得道一样,黄昀忽然发现,原来自己非常喜欢酒店服务业,加上勤奋好学,很快得到晋升,让她感到极大的满足,连一直为她烦恼的妈妈也说,自从她工作了,家里才不再为她操心。
后来虽然换了不同的酒店,工作由专注现场布置、舞台设计、运作流程的宴会服务,变成讲究配菜、菜单设计,个性化服务的中餐馆,黄昀依然感觉到工作带来的成就和满足。
新加坡的冲击与温暖
原来在北京生活舒适、工作顺利的她,完全没有想过有一天出国做工。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昀于2002年应邀加入新加坡当地知名中餐馆珠江楼担任餐饮经理。
她发挥在中国积累的市场经验,专攻酒店的婚宴服务。她的最好业绩可以达到一年接100多单的婚宴。黄昀的经验是,只要用心做,没有做不好的。
在工作有所成就的同时,黄昀也没有忘记身居海外单身一人,异乡情谊所带给她的温暖与感动。有一年她的生日,原本每年都会和同事相约小小庆祝的,可是那一天似乎一切淡静如常,忙碌的她并没往心里去,直到晚上11时,收工了,同事约她到河滨餐馆宵夜放松一下。她并没多想。当她推门步入酒吧,令她万分惊讶和惊喜的是,她手下同事全部盛装赶到,为她祝贺生日,个性坚强的她,顿时泪流满面。她说,这是她在海外生活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一幕。
中国人的骄傲
2007年,黄昀受邀加入知名酒店连锁机构香格里拉集团,她的工作是全权打理酒店的中餐馆香宫。她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做到这样的职位,是值得骄傲的,所以要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全球的香格里拉酒店的中餐馆,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香宫”,可是每一家“香宫”都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够真正“香名”远扬。
黄昀又开始新的挑战。她将每个包厢命名为普洱、寿眉、龙井、雨花等,这些都是中国名茶的名字,让客人在愉快的用餐氛围中,感受到淡淡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沁香”。
新中民间经贸频繁,无论是新加坡客户宴请,还是中国企业商务聚餐,大家趋向于选择富有中国特色、有地道中国风味的餐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黄昀重新适应,在学习中进步。她说,她时常在休息时去国家图书馆,并向她的员工推荐图书馆,因为这里有太好的设施和条件。她正在读的一本书是《如何选择,如何放弃》。她用这样的“心灵鸡汤”提升自己,也同时影响她的团队。
每一个远走他乡开创新人生的人,都因为心中有梦、有理想,终有一天,梦想会实现。(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