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雄笑说他与“七”有不解之缘:当知青七年,在共青团佛山地委工作七年,出任中山市副市长七年,担任广东省旅游局局长七年……2000年3月,他任广东省侨办主任一职,把又一个七年奉献给了广东省侨务事业。“在中山和任省侨办主任的两个七年是投入我感情最多的,两个岗位都和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吕伟雄虽然离开了省侨办的领导岗位,他七年的侨务生涯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得到了延续,那就是这本《情通天下—— —吕伟雄的侨务七年》。
从书的标题可以看出,吕伟雄是此书独一无二的主角。可在采访中他一再强调说:“这本书是广东侨务人精神的结晶,书中的吕伟雄不仅是一个个体的人,更是代表着广东侨务工作的典型人物的升华,体现了侨务人共有的情怀,是对我任职侨办主任七年来广东省侨务工作的总结。”
广东省侨办主任吴锐成为此书作序,他饱含深情地说:“在短短的七年里,吕伟雄为广东省侨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拓出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对吴锐成的衷心称赞,吕伟雄谦虚地表示不敢居功,他告诉记者,这本书是对他多年侨务工作中所得到的思想心得的一个总结,希望能给后来的侨务人留下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书中记载了吕伟雄在侨务工作七年中的点点滴滴,共分为八个部分,细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触摸到吕伟雄“情通天下”的赤子之心,体会到他“海纳百川”的胸怀,进而全面了解他的“写意人生”,从而体味到他对侨胞们永不消逝的深情。
“情通天下”正是吕伟雄从事侨务工作的理念,他认为,必须把侨务当成事业来干,而不仅仅是作为普通的工作来对待,只有带着对侨胞的一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侨务工作中去,才能做一个称职的侨务工作人员。
“海外华人、华侨们都对祖国十分热爱,对家乡十分怀念,他们的这种深厚感情打动了我,我也回报了同样的热情。”吕伟雄有一颗真诚的爱侨之心,对侨务有深刻的领悟,提出并推动实践了“五破五立”、“三新战略”、“三个跨越”、“侨务工作社会化”、“有为有位”、“国力为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使人耳目一新的侨务工作新观念。汇集了这些观念的《情通天下》一书也给广东侨务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
中山人的精神是中西方不断碰撞形成的结晶
中山取得的成就几乎都离不开华侨华人在观念上的推动
在中山任副市长的七年,正是吕伟雄接触侨胞、熟悉侨情、了解侨务的开端。1988年,赵丽宏在《一个普通人和一个美丽的小城》一文中描绘了吕伟雄通过改变中山人的观念来塑造美丽城市的动人故事,吕伟雄回忆在中山任副市长的那七年,至今仍感慨不已。他说,中山作为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对于中山的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很多人对华侨的作用基本只看到经济上甚至只是金钱的作用,这是非常片面的,华侨华人在促进中西方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交流的作用都被忽略了。”吕伟雄强调说,华侨华人带来的先进观念对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起了巨大作用,“以中山为例,中山的海外侨胞特别多,正是他们把外国好的观念和做法带到中山,又把中山的成功经验介绍到海外,可以说,中山人这种包容和谐的精神正是中西方不断碰撞所形成的结晶。”说到这里,吕伟雄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他说在中山人人皆知的石岐乳鸽,实际上就是美国鸽子和石岐土鸽“杂交”后产生的新品种。
吕伟雄特别感谢中山侨胞对他工作上的启发,当时他在中山是主管城建工作的,曾多次就此聆听海外侨胞的意见,并亲自到澳大利亚等地参观当地的城建设施,他深情地回忆说,在澳大利亚时,受到了侨胞的热情接待,他们还陪同着他去参观了当地的公厕。回来后,吕伟雄也带回了全新的城建观念,对公厕的改造、垃圾箱的设置等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你知道中山的这条兴中道吧?这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底仿照澳洲的英雄大道而建的。”吕伟雄感慨地说,当年,中山有条光明路,因为没有配备路灯等基本设施,市民们都喜欢说“光明路上不光明”,如今兴中道上绿树成荫,车辆如织,可以说是中山一张美丽的名片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山的城市面貌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获了“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一张张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吕伟雄表示,所有的成绩几乎都离不开华侨华人在观念上的推动。
虽然已挥手告别了他所热爱的侨办主任这个岗位,吕伟雄仍是言必称侨,他说:“侨务七年,是我生命中最富有的金色秋天!”我们相信,吕伟雄与侨务工作、海外侨胞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侨胞的情还将紧紧地牵在一起。
“情通天下”的赤子情怀
“在中山和任省侨办主任的两个七年是投入我感情最多的两个岗位”
“你采访过秘鲁前驻华大使陈路,我也和他打过交道。”记者面前的吕伟雄,亲切随和,从我们共同认识的中山籍华裔谈起,吕伟雄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巴拿马驻中国商务处代表甘林、厄瓜多尔驻中国大使华盛顿·阿戈……吕伟雄提起侨务生涯中曾接待过的一个个“贵客”,熟悉得就像自己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而很多侨胞也把他当成了好朋友。(禹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