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侨刊集粹 【字体 】【打印
突破反华封锁的尖兵
2009年06月04日 17:16  来源:侨务工作研究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65年10月30日,菲律宾的听众无意中从收音机里收听到一个崭新的菲律宾语广播节目,呼号是“北京电台”。当时许多菲律宾听众不相信其声音来自北京,而怀疑电台就在菲律宾本土。理由是:(一)声音是那么清晰,跟当地广播电台的声音没有两样;(二)播音员的发音是那么纯正,使有些来自非他加禄语地区的听众也自叹不如;(三)语法和用词是那么地道,甚至令人觉得学院味道太重而不够口语化,因为许多菲律宾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常常混杂西班牙语、英语及其变种。因此,北京电台菲律宾语的开播立即在菲律宾造成很大的震动,各方反应强烈。马尼拉一家报纸竟错误地认为,北京电台菲语广播是菲律宾共产党在马尼拉的地下电台,或者电台就设在吕宋岛的丛林里。另一家报纸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电台对本地的新闻能那么及时地报道,而且这些新闻及评论还用菲律宾音乐家演奏的民间歌曲来配合。”在一段时间里,出于种种动机,各方面人士不约而同地都在打听北京电台菲语广播究竟是从哪里播出的。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至1966年2月底,答案才水落石出。当时访华的菲律宾女参议员卡蒂瓦克夫人特别要求参观北京电台。在她会见有关人员后,终于证实北京电台菲语广播节目的的确确是从北京播出的。为什么北京电台菲语广播节目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呢?

  空中传声 唯一途径

  新中国诞生后,国际反华势力千方百计地妄图把她扼杀在摇篮里。他们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拒绝承认,经济上加以封锁,军事上进行威胁等等手段。此外,还封锁有关中国的信息,让各国人民不能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以便于他们捏造和散播大量反华谣言。当时,菲中之间甚至民间往来也非常困难,中国大陆的居民被禁止进入菲律宾,同时不准菲律宾人到中国大陆访问。少数冒险访华者,一旦被发现,即被吊销护照,有的还遭到政治迫害。在菲律宾,不但看不到中国的书刊、报纸,也看不到香港出版的爱国报刊,甚至书信来往也被阻断。在当时电报、电话打不通,电子邮件尚未问世的情况下,使广大菲律宾人民直接了解中国真实情况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无线电波让菲律宾人民听到中国人民的声音。中国开办菲语广播当然引起当时国际反华势力一阵惊慌,因为此举把他们企图孤立和围堵新中国而筑起的“竹幕”,捅了一个无法修补的大窟窿。他们再也无法阻止菲律宾人民直接了解新中国的真实情况。

  七年筹备 大功告成

  早在1955年,新中国诞生不久就计划开办菲律宾语广播。然而,当时国内菲语人才奇缺,使这一计划无法实现。

  1958年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成立,并全面领导对一些周边国家(包括菲律宾)的工作,至此开办菲语广播的计划又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且下决心采取必要措施实现这一计划。于是,国务院外办召集直属国务院的广播事业局和华侨事务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开会,研讨如何实现计划。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实现计划的关键是人才问题。鉴于当时国内菲语人才仍然奇缺,会议决定不能继续守株待兔,必须着手物色、招聘人才,特别是定稿和播音的人才,并决定由广播局负责在国内物色和储备菲语人才。中国开办菲律宾语广播的计划经过七年的筹备,终于靠自力更生实现了。

  1965年4月,广播局把七位菲律宾归侨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开播菲律宾节目的班子。他们是:李林,负责定稿工作兼播音员;阮艾宁,翻译兼播音;蔡瑾,播音员兼翻译;邱爱莲,翻译;陈金銮,编音乐节目兼翻译;许雪冷,翻译;吴淑仪,翻译。除李林外,其他人都没有菲语专业学位,需要提高菲语水平,才能适应文字翻译和播音的要求。广播学院为此开设一个菲语加强班。在李林辅导下,开播班子经过三个月的加强学习,随后约四个月的实战训练后,终于正式开播。当时,中国成为了菲律宾之外世界上唯一开办菲语广播的国家。

  功不可没 青史留名

  在中国对外广播初创和发展的过程中,归国华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许多人是多种外语节目的开播元勋,不少语种的开播班子是由归国华侨组成的。广播局因此成为归国华侨比较多的单位。曾长期领导中国对外广播工作的原广播局副局长全照,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在对外广播的历史上,归侨同志出力不少,尤其是亚洲几种语言广播。写国际台历史时,一定要把他们的贡献如实写上。”国际台侨联出版的《一个特殊群体》一书,通过许多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归侨对中国对外广播事业的特殊贡献。

  以上关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播菲律宾语节目纪实,从人才资源的一个小小侧面展示出几千万海外侨胞是我国的独特国情,是侨务工作三个大有作为在资金、人才、经贸网络、两岸关系和对外友好等方面的重要资源。在海外长期保持这一支由几千万人组成的友好力量是侨务工作者应有的战略思想。(作者:王澄枢 国侨办退休老干部)

编辑:孙金诚】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