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纲,在湛江已有久远的历史。出土文物鉴定,7000年前湛江的土著居民,过着渔猎采撷生活时,已懂得在江河沿海捉鱼摸虾拾贝。湛江历代各地方志的物产篇都有虾的记载,虾被誉为湛江的海特产,久负盛名。烹熟后的虾,体弯色红,被拟为“鞠躬如也着红袍”,也称长须公,寓意长寿。湛江人喜欢称婴儿为苏虾,起乳名,男的叫虾仔,女的叫虾女。有的人一辈子都被用虾作外号,大了叫虾叔,老了叫虾公,如香港著名艺人关海山,82岁与世长辞,报纸大标题是“一代名角虾叔走了”。
虾,被誉为海八珍之一,古人赞它“玉鬣冰肌风格擅。真堪佐酒,还宜下箸……”湛江海域宽广,港湾众多,沿海各地都产虾,不存在“物以稀为贵”。湛江人素来认为虾能活络,通乳,入肾、脾经,常把虾作药膳,肾虚畏寒用虾炒韭菜壮阳,妇女哺婴,虾煲黄豆催乳;病后体弱,煮虾粥补身……湛江人与虾有着深厚的渊源。品尝大虾也成了湛江旅游和饮食文化的一个热点。虾嫩滑鲜美,甘香可口,营养丰富,食而不腻。剥壳的大虾,形如凤尾、琵琶、水晶,可摆出各样花色图案,令人赏心悦目。湛江各宾馆酒店、茶楼食肆,一年到头都有虾的招牌菜,烹饪菜色任君选择。白灼、椒盐、油炸、串烧,或与各种菜肴搭配制成各款美馔,都很受欢迎。
湛江过去的虾以海洋捕捞为主,上世纪80年代,在“三高”农业的推动下大力发展人工养虾业。虾的品种,主要是对虾,以往北方或江南地区,因常成对出售较大的虾故叫对虾,其身晶莹通透也叫明虾,湛江人多称大虾。今日的湛江已是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苗繁育、养殖、饲料生产和加工出口的基地,养虾面积达42.23万亩,占全国产量十分之二,年销售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出口。有入测算中国市场每3条虾就有一条湛江虾,而美国人的餐桌每5条虾,就有一条来自湛江。虾业成了湛江的支柱产业,起着龙头的作用。社会流传一句话:“全国对虾看广东,广东对虾看湛江。”特别是2005年的国际虾战,湛江虾胜出首获美国零关税,身价蜚然。
谈虾,不能不提虾的贵族——龙虾和虾的贫民——濑尿虾。龙虾是海中最大型的爬行虾类,珍奇稀少,视为虾中“真龙天子”。湛江的龙虾,驰名远近,特别是硇州龙虾,过去在香港被列为正宗龙虾。龙虾生活在深海,捕捉困难,生长期漫长,幼虾到成虾,需5-7年,产量低,价格高,成了“阳春白雪”。濑尿虾,湛江沿海昔日比比皆是,历史上曾拿来喂猪养鸭.是“下里巴人”。近年来,人们在烹饪上大做文章,使濑尿虾戴上光环,成为著名的水产类美食。因其有虾蟹合一的美味,很受食客青睐,故在虾族中地位上升。湛江的濑尿虾异军突起,在虾的市场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骆国和/文 杨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