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 【字体 】【打印
深切怀念龚澎阿姨
     
乔冠华、龚澎结婚照

  文、图/ 万伯翱

    前不久,乔冠华、龚澎的女儿乔松都的回忆录《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出版,使我想起了不少往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30多万字的具有传记写实风格的回忆录。传主是新中国一代外交奇才夫妇乔冠华、龚澎。作者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乔松都。她费时几年,翻阅了大量解密和公开资料、著作,用心血拌着泪水写成的一部记录父母革命和家庭亲情的作品。

  这部书是作为医生的乔松都的第一部处女作。作为一部写实性传记,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个字:真实。松都是按此去写作的,因此这本书是具有史料价值的。如书中写到龚澎阿姨如何在毛主席、周总理指示下怎样几次负责具体接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的真实景象等等,是第一次向外界详尽披露。作者以女儿家特有的精细、理性、绵密的笔触,以一种充满了只有血脉儿女才具有的真实感情和深深埋藏在心底的思念,写出了父亲乔冠华和母亲龚澎这对老外交家,艰苦奋斗、忠实执行党和人民所赋予光荣重大任务的历史真实原貌。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他们夫妻二人并肩战斗,互为连理而比翼双飞。毛主席曾赞誉乔冠华与龚澎称:“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真是恰如其分!

  龚澎阿姨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艰苦卓绝的外交事业和对人生的正确态度上,往往是巾帼不让须眉。龚澎阿姨是开国首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也是外交部最早的新闻发言人,后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在“文革”的动乱年代,做为周恩来总理的得力助手,在无理取闹的造反派面前,显示了非凡的外交才能和坚定不移的革命立场;她甚至表现出比乔伯伯还要更大无畏和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这真是我们下一代人心中无比自豪的现代伟大革命母亲的形象!这些在作者笔下都有出色生动的描绘。

  我永远忘不了上世纪50年代初,在儿时经常到乔家居住过的台基厂3号、无量大人胡同6号、报房胡同35号等乔宅做客,我亲眼看到乔伯伯和龚姨总是因为外事繁忙而匆匆钻进汽车去上班,但更多的还是目睹龚姨常常骑上一辆女式“凤头”瞬间消失在胡同口风雨中的难忘景象。还有作者松都尚在襁褓中的1953年吧,她的哥哥宗淮和我同读小学时,他们的父母一身戎装,胸前佩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标,多次奔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停战后金日成元帅特发给他们军功章。

  记得是1954年一个星期日上午,我和弟弟仲翔到乔家为宗淮过10周岁生日,龚澎阿姨亲自“操办”,五、六位小同学一人一块蛋糕、一杯汽水,一把糖果,“真是排排坐,吃果果了。”那时我们也不会唱什么英文生日歌,也没有烛光,只是在龚澎阿姨引导下“拍拍手,哈哈一笑”而巳。我们每人还端起?穴挂到脖子上?雪朝鲜人民军副总长赠送给乔伯伯和龚澎阿姨的苏式转盘冲锋枪。每人吃力挎着烤蓝锃亮的钢枪,都以稚子个个持勇,人人都充当“英雄”状而自娱,引得乔氏夫妇也哈哈大笑不止……。

  1963年我的父亲万里?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第一副市长?雪与乔伯伯一起跟随刘少奇主席去平壤访问,一路上,万、乔两人谈笑风生,我父亲教乔伯伯学会了打桥牌,这也是乔伯伯第一次叫牌“过招”呢!那是一次充满战友情同志谊的愉快的出访,也是唯一一次俩人共同外访。

  弹指一挥间,这都是近半个世纪前的如烟往事了!

  不容置疑,在中国百年来难遇的改革开放的盛世之下,开始真正显示了多少人想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明媚春天终于到来了。出书写传蔚然成风,也难免鱼目混珠。众多关于乔外长的各种回忆录和传记纷纷问世,也刮起了一阵“乔老爷”的热潮!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在大力宣扬乔外长叱咤中国外交风云时,在描写他的长达28年的夫人,也是一代女杰出外交家龚澎的记录文章就颇为单薄了。有幸的是女儿乔松都做了有力、生动和较为全面的补充,这使我们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大开了眼界。尽管还不够丰厚,但读者总可以“一叶知秋”了。我想通过这部传记,读者会留下在高大英武、智勇双全的乔外长旁边还有一位崇高、温文尔雅,美丽动人而又经过长期革命战火考验的忠实伴侣——龚澎部长助理。

  作者松都是学医的,从小受到学校和乔氏夫妇良好的教育。她见了我们这些大哥哥总是默默无语地点一下头,微微一笑,就忙着做功课和弹钢琴去了。如今她带着历史责任,更多地是对双亲的日夜思念,在亦乐亦悲中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在“文革”浩劫中,同样受到高压和冲击的龚澎阿姨,身心受到严重损害,而英年早逝。难怪周恩来总理在龚澎重病期间,十分悲痛地命令医护人员大力抢救,并亲自到病房探望她。乔外长是外交部第四任外长,他比龚澎阿姨大一岁(乔生于1913年)。年轻读者鲜为人知的是,龚澎的姐姐(作者的大姨)龚普生也是外交界的一位前辈,她的夫君章汉夫伯伯则是建国初期时的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他们都是新中国外交的历史见证人!我读小学时也到过他们在外交部街的家。这位开国的副外长1972年在“文革”中被残酷迫害致死。龚澎的父亲——松都的姥爷龚镇洲也是一位德高望重、追随孙中山,被周总理尊称为“有德有年,功在民国”的革命先驱人物!

  当然大家都比较熟悉,松都的胞兄乔宗淮亦是一位在国内外外交战线埋头辛勤工作了20多年的副部级外交战士,乔家真可谓当代的外交世家了。

  松都出书写双亲,可喜可贺。有幸给愚兄机会写些心里话,借此为两位我所熟悉的革命前辈奉上点回忆拾遗,甚感荣幸。


编辑:史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