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 【字体 】【打印
编辑与名家的文字世界
     

  文/ 李 阳

    前些年,我曾写过一篇小文《我做编辑这八年》,转眼间,又一个五年过去了。回首往事,不免有光阴易逝的惆怅,是啊,说起来,现在应是“我做编辑这14年”了,岁月倥偬,如白驹过隙。随着岁月一起去的,有朝气,有冲动,也有梦想;随着年龄一起留下来的,则是积累,是沉淀,当然还有记忆。

  做了14年的编辑,收获的是几乎摆满两个书架的自己策划编辑的飘溢着浓浓墨香的书,端详着这些倾注了自己心血与汗水的装帧各异的书,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个神态各异、性格各异的写书的人。我经常被我的这种瞬间的联想感动着,无论是炙手可热的大作家,还是默默无闻的写作者;无论是逝去的,还是健在的;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无数是已失去联系的,还是引为朋辈的……编辑和作者,编书的人和写书的人,我们曾经共同拥有一个文字的世界!

  汪曾祺,著名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是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汪先生师承沈从文,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我前些年曾写过一篇短文《大器晚成汪曾祺》,不知立论当否?他在“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惹了许多是非。1981年《大淖记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时候,他已经61周岁了,之后的十余年成就了他的文坛声名,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我刚做编辑时编选《父亲》《母亲》两书,收录了汪先生的两篇亲情散文,并请汪先生作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他引用的是《诗经》的一句话,情深意浓,经他这一点化,无意间使这两书的主题升华了。造访汪宅的时候,先生乘兴作了一幅画送我,是仿齐白石画的蜂,栩栩如生,情趣逼真,神采盎然,画旁写了几行隽秀而不失刚劲的字,至今记得:“齐白石画蜂不画翅,只于蜂体两侧点淡墨晕点使尔如生,蜂振翅时有影无形,善体物理,聪明人也。……李阳以为如何?”一个“善体物理”,道破人生真谛。联想到其为人为文,莫不若是,真大境界也。尚记得先生把手书在方格稿纸上的序文递给我时那脸老顽童式的笑:“用完了还我,报纸编辑来约稿,又有一篇可以应差了。”我实愚笨,时间一久,竟不记得是否送还先生了!先生嗜酒,伤了身体,不幸在创作力正盛的时候谢世。我听到这个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重读了他的文集,当然也重读了他为《父亲》《母亲》作的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徐城北,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70余种,主要作品有《梅兰芳三部曲》《老北京三部曲》《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徐先生是《大公报》著名记者子冈和徐盈的独子,从小生长在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深得精髓。我最早关注徐先生是一本叫《书前书后》的书,文章写得随心所欲,游刃有余,令我叹服得不得了。于是在策划“五味子艺文丛话”的时候,季羡林、冯亦代、金开诚诸老各一种,徐先生在他们面前应是晚辈了,我竟破例为其争得了一个珍贵名额。当我打电话给徐先生,徐先生竟丝毫不领情,表示愿意为这套丛书量身定做新写一本,但必须按版税方式签合同。那时出版界还盛行千字稿酬的付酬方式,版税方式并不普遍。千字稿酬的付酬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没把作家的应得报酬与图书发行量结合起来,未能真正体现作家作品的真实价值,版税付酬方式则能弥补这一缺憾。徐先生坚持采用版税方式获取报酬,可我已经与季老诸人以千字稿酬签订了合同,若单独为徐先生更换付酬方式,则未免不公平。我左右为难,一时拿不定主意。徐先生说,他提供的书稿并非旧作编选而成,而是完全原创作品,并且绝对保证内容品质。我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我心里清楚,徐先生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是合理的。我们是在建国门外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喝了咖啡,签了合同。其实徐先生很爽快,电话里谈过的事情,绝不重复,三言两语,很快就谈好了有关合同事宜。大约两个月后,我收到了徐先生的书稿,书名叫《紧拉慢唱》,十分符合他的著作的一贯风格。审阅后,我禁不住一阵惊喜,京城有名的高手、快手,我算真正见识到了。更神奇的是,在该书的排校过程中,为美观起见,徐先生提出每篇文章均以单码起排,我表示了疑虑,这要留出很多背白,书印出来并不好看啊。徐先生说,把校样给我,我来处理吧。两三天后,徐先生就把书稿校样还给了我,而那些留有背白的篇幅,竟让他一律顺着原稿续写,全部给补齐了,结构、文意竟然严丝合缝,绝不牵强。我阅后大惊,连连惊叹,徐先生真乃京城文坛一奇人也。之后徐先生曾表示可以给我三本关于新疆旅游的随笔集,考虑到市场因素,我没敢接,联系便中断了。2008年的某一天,在一个并不相熟的朋友的文化公司聊天,有人敲门,门开后,竟意外发现来客是久未谋面的徐城北先生,还是那样健谈,还是那样忙碌,还是那样精力旺盛,还是那样说着自己新的写作计划,著述一本接着一本地出来。徐先生的人生,是用书垒起来的啊!

  张宝瑞,著名作家、书画家,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代表作是“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落花梦》等,其中《一只绣花鞋》曾经畅销200余万册,由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梅花档案》热播,掀起了红色悬疑影视剧制作和播出的热潮,至今不衰。他又是中国内地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醉鬼张三》《八卦掌董海川》等作品曾获得金庸、梁羽生的高度评价。我责编了他的两本书,《真假慈禧》和《鹰坟》,其中《真假慈禧》已成功输出台湾地区版权和泰国版权,在我的编辑生涯中也算个大大小小的突破吧!张宝瑞是个才子型作家,几十部作品摆在那里,可谓著作等身了。特别是近几年,每年以两三部的速度推出新作,产量之高,令人咋舌!随着交往日深,我们也相互产生了信任,现在,我的电脑里储存着他的几部长篇小说,凭着一个职业编辑的敏感,我清醒地认识到,运作得当,这可是座金矿啊,就待我所在的团队如何伺机发掘了。前些时,张宝瑞在晚上11时打电话给我,他精心策划的一个选题未能在本社顺利通过论证,看我能否促成出版。为此,他罗列了若干条推荐理由,试图调动我对这个选题的兴趣和信心,听得出,他对这个选题投入了十足的激情,一个真正作家和出版家的激情。我已经完全被他说服了。很遗憾,由于这个选题不符合我社的整体出版规划,最终未能如愿,但我非常感激他的这份信任。作为出版业同行,我们不断地交换、交流图书选题和信息,这也是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缘份罢。

  文洁若,萧乾先生的夫人,资深翻译家,译作近千万字,包括与萧乾合译的意识流开山之作——乔伊斯的《龙利西斯》。应该说,文先生在翻译上的成就是卓然的,井上靖、川端康成、水上勉、三岛由纪夫等日本著名作家的作品都是经她的手介绍到我国读者面前的,但她的声名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萧乾先生的强大光环遮住了。这对于文先生,是十分不公的。我最早注意文先生的文字,是她的评论集《文学姻缘》。2005年初,通过出版界的一个勤勉的老人常君实先生,我辗转结识了文先生,并获悉她精心撰写的一部回忆巴金与萧乾深厚友谊的书稿即将脱稿。当时已有多家出版社紧紧盯住了这部难得的原创作品,但在得知我正在陆续推出的“风雨岁月丛书”大型出版规划后,文先生把这部灸手可热的书稿慷慨地交给了我。我清晰地记得,当我拿到这部书稿时,我几乎要落泪了,我感到我托着书稿的双手沉甸甸的,其间承载的,哪仅仅是一部书的重量啊!文先生是在方格稿纸上写的手稿,一个格一个字,书法很漂亮,也很有力度,字如其人,一看便可以想见文先生性格中坚强而干练的一面。联想到“文革”中萧乾先生落难,是文先生不屈地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成为萧乾先生的生命支柱,又联想到文先生能在文章中坦然面对萧乾先生早年交往的几个女人,足可见文先生绝非等闲人物,足可见她是个能够担当的杰出文坛女性!几次拜会文先生,见她孤单单地住在一个堆满了书的旧居室里,墙上挂满了萧乾先生的照片,听她说着正在着手展开的翻译计划,知她是个满怀感情的人,是个满怀热情的人!每每与她道别的时候,我的心中怀着景仰和祝福,她们这一代人一个又一个陆续离开了我们,衷心祝愿文先生安康!就在《俩老头儿——巴金与萧乾》面世之际,2005年10月17日,该书的主人公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擘,最年长的文坛老人巴金,在101岁的时候辞世。由是,该书成了对巴金老的永恒追念。

  倮伍拉且,又名伍耀辉,彝族著名诗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凉山州作协主席、《凉山文学》主编。倮伍拉且的诗,是“灵与灵的对话”,是他的“生命骨头”,他说道,“我的生命的骨头就显现在我虔诚地记录在纸上的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中。”《彝族文学史》如是评价他对彝族新诗创作的贡献:“新时期诞生了新一代诗人,他们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一代诗人以吉狄马加、倮伍拉且为代表。”那一年,木里出了个全国劳模王顺友,我们正在运作的“时代先锋书系”便打算出一本有关王顺友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经人引荐,拟请他来采写,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在以航天城著称的西南小城西昌,倮伍拉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聊天,访友,吃饭,喝酒,并造访了大山里的木里县城以及王顺友坐落在半山腰里的简陋的家。吃彝族风情的清炖野味,饮藏族风味的浓浓的酥油茶,喝大杯的白酒,听粗犷的飙歌,凉山之行,留下了许多美好而新奇的记忆。在与倮伍拉且相处的短短一周里,我们见识了这位彝族大汉的豪爽与霸气。西昌不大,却也毕竟是凉山的川府所在地了,我们在街头漫步,我们在茶馆品茶,我们在酒吧聊天,我们在湖畔赏景,经常就有人走过来虔诚地喊一声:“伍主席!”这时的倮伍拉且,很漠然地点点头,偶尔“嗯”一声,或者就沉默着;来人便又很虔诚地招呼着:“伍主席再见呵!”倮伍拉且再一次很漠然地点点头,偶尔“嗯”一声,或者还是沉默着。我仔细地揣摩着出身贵族的倮伍拉且,真是个牛人啊!牛人倮伍拉且喝酒更是惊人,高度白酒一斤灌下去竟然能够面不改色!据他的司机讲,他能喝两斤呢。我虽没亲眼见到,却也信了。回京后不久,我便收到了倮伍拉且发来的邮件:《深山信使王顺友》,诗一般的语言,流淌着的思绪,从质朴无华甚至土得掉渣的王顺友身上发掘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善、美与崇高。一读拍案惊奇,再读拍案惊奇,这个倮伍拉且,这个喝酒与作诗一样喷薄着无限才华的贵族,也堪称一个传奇了。半年后,倮伍拉且匆匆来京,我因忙碌,竟不得相聚,未能得尽地主之宜,至今引为憾事。

  贾平凹,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主席,还兼着《美文》杂志主编,代表作有《废都》《秦腔》等。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不同时代都能产生不同强度的社会冲击波,并能保持持久的创作激情和状态,这很不容易。遍览当今文坛,能够达到这个高度的屈指可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长篇、短篇、散文,他均有佳构,就凭这一点,足可以笑傲江湖了。多年前,在我编选亲情随笔集《父亲》的时候,就收录了他的一篇散文《祭父》,写得情真意切,读之几欲哽咽。我犹记得文章的落款特意标注着这样几个字:“父亲去世后33天,‘五七’之前。”因为不一般,所以就不易忘却。去年冬,《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在获奖感言中又说了这样几句话,同样让人不易忘却:“当获奖的消息传来,我说了四个字:天空晴朗!那天的天气真的很好,心情也好,给屋子里的佛像烧了香,给父母遗像前烧了香,我就去街上吃了一顿羊肉泡馍。”我从来就认为,只有对父母怀着一颗挚爱之心的人,只有对神灵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的人,才会爱自己,同样才会施爱于别人。文坛多传贾平凹的小气和吝啬,并有各样版本盛行。我想,贾先生的心灵世界哪是这般坊间饶舌之人所能悟到的呵!一个落款和一个感言,也足可以承载起贾先生的高妙与博大了。去年初,我筹划“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绘画评点本”,拟遴选最优秀作家的最优秀作品陆续升级出版,第一个便是贾平凹的《秦腔》。贾平凹自己说这是他最想写的也是最费心的一部书,评论界则普遍认为这是他继《废都》之后的又一创作高峰,我坚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不会有误。果然,10月份出书时,适逢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秦腔》众望所归,以满票当选。文坛与读者竞相追棒的同时,我自然成了直接的受益者,这个绘画评点本装帧简洁大方,信息丰实厚重,在众多版本中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上榜图书。在《秦腔》的感召下,我相继争取到韩少功、周大新、史铁生、毕淑敏、张炜、格非等一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在业界引起较大的关注,在读者中产生较强的反响。其间有一个细节,在该书的运作过程中,为了配画,我找到贾平凹的一本画册,拟选取若干采用之。当我打电话征询他的意见时,他说,用就要用新的。没几天,他的助手就寄来了20幅新作,我从中遴选了8幅,制作成铜版纸四色插页,从而为本书锦上添花。看来,贾平凹的高妙与博大,是能够惠及众生的呵!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佛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他精通12种语言,写过100多部著作,涉猎之广,世所罕见,堪当更多的“家”。是故,这个并不专注于国学研究的大“家”,被人们称之为国学大师,季老曾坚辞,但这顶帽子恐怕是辞不掉了。严谨一点讲,季老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吐火罗文译释、东方文化、敦煌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等等,晚年又在散文领域笔耕不辍,屡有佳制,两度问鼎鲁迅文学奖。2000年,我编“五味子艺文丛话”时,首选就是季羡林卷。当我把选目呈送季老后,很快便收到了他亲笔写就的《自序》,他写道:“这本选集中的文章全由编者选出。我大体上看了一下目录,我颇为惊愕,别的选本常选的我那一些属于‘老三篇’的文章,此书基本上全没有选,所选的全是我意料不到的。惊愕之后,我不得不佩服选者别具只眼了。我的文章本是石头,可是经过这一选,好像就点石成玉了。故名《缀玉集》。”于是,这本就叫《缀玉集》。2007年再版时,更名为《书斋杂录》。今年春夏之交,因筹划“精典悦读文库”的缘故,在北京301医院高干病房拜望了已经98岁高龄的季羡林老。我与老人隔桌相向而坐,老人精神状态很好,思路清晰流畅,记忆力惊人,也颇有谈兴。我是山东冠县人,季老是临清人,都隶属于聊城,是老乡了,季老便说起了聊城的海源阁。海源阁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兴盛时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000余种,22万余卷,金石书画更是数不胜数,其藏书之富、版本之精海内闻名。中国历史博物馆将之与江苏常熟瞿绍基“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百百宋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近代著名学者傅增湘曾盛赞海源阁“集四部之菁英”,“举旷世之鸿室”。我若在季老面前谈海源阁藏书,实在是班门弄斧了,便偶尔插一句半句,主要是倾听,老人竟将海源阁的创建、沿革以及没落一一道来,人物、事件、时间精准,令人惊服,有高山仰止之叹。我凝视着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老人,犹如凝视着一部厚重的古书,一段绵延的历史,一座宏富的宝库,一个超然的智者。不敢过多打扰老人,约半个小时后,我们起身告辞,怀揣老人慷慨的许诺,满载而归:季老答应担任“精典悦读文库”的名誉主编,并授权我们出版他的系列作品。感谢季老,一个宽厚、博学、睿智的长者。

  值得记录的有很多很多,更多的作者及其作品恐怕只能存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最后,我不得不真诚地面对我编辑生涯的开端作品——由我策划、编选、责编的“走近名人文丛”之《父亲》《母亲》。正是这两本书,使我与文坛名家结缘。两本书共涉及50余位作家,均是文坛前辈及著名作家。那时的我少不更事,直接跑到了中国作协通联部,抄到作家们的通讯地址与联系电话,一一烦扰。幸运的是,竟全部获得了这些作家的慷慨授权和亲笔签名。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冰心、萧乾、孙犁、汪曾祺、叶君健、吴祖光、管桦、戴厚英、荒煤、碧野、冯亦代、严文井、周而复、新凤霞、梅志、王德芬、臧克家、金开诚等人,已经不在了,我与他们的短暂交流定格成了永恒的记忆瞬间,岁月真的无情啊!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是写作者,是思索者,他们的文字在传布着,他们的思想在传承着。

  人们常说,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裳;其实,作者,也在为编辑作着嫁衣,正是作者,成就着编辑。何尝不是如此呢?

  (本文作者为中国工人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编辑:史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