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 樾
在日本有两条小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是京都的“哲学小道”和宝塚市的“花的小道”。
“哲学小道”由来是因为曾经有一位日本的近代哲学家经常在这条小道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哲学问题而得名。这位哲学家叫西田几多郎(1870——1945),是日本哲学上著名的京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斯人虽已逝,但这条小道却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熏面貌依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名气变得愈来愈大起来。
哲学小道在京都市的东部,小道的一端与一处著名的景点——银阁寺相连,从银阁寺参观后出来?熏向左拐不出几步?熏就能见到路边竖着一个不大的牌子?熏上面写着“哲学小道”。那天,我和妻子便沿着这条小道的起点漫步走了下去。
小道名符其实?熏并排走两个人似乎都显得有些狭仄?熏因此我与妻大多是一前一后地走?熏除非想要说话时才特意走拢一些。小道的左手边是一条蜿蜒的水渠?熏宽约丈余?熏水并不深?熏正值盛夏?熏这年却异常的干旱少雨?熏所以?熏非近到渠沿俯身下望是见不到水的。于是?熏稍稍水深处?熏便挤满了鱼?熏多是鲤鱼和草鱼?熏体长超出一二尺的不在少数,都聚拥在有树阴的地方或桥洞下?熏缓慢地游动?熏懒懒的?熏像是在集体避暑。
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应该是闲散的?熏因为在这条路上不大适宜急匆匆式的赶路。已近中午,外面阳光正是最足最耀眼的时候?熏但小道上却布满了浓阴?熏渠中的水虽不丰盈?熏但始终与绿树为伍?熏用自己清澈的肌肤和低吟般的流淌声给小道上行人的视觉与听觉送上几许凉意与清幽。
小道旁栽种的多是樱树和枫树?熏据说这里最美的景致是在春季和秋季。春季樱花盛开的时候?熏小道便被淹没在一片片或白、或粉色的樱的花海里?熏那时水渠里的水也许比盛夏时还会多?熏在明媚的春光中淙淙地流淌?熏将飘落的樱花瓣轻轻托起?熏逗引着一条条的鱼儿去追逐嬉戏。而在秋天里?熏小径周边的花、树、丛、草都会在骤然间一下子绚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红的耀眼?熏绿的赏心?熏黄的如梦?熏粉的醉人?熏这众多的色彩杂糅在一起?熏就涂成了一块秋天的调色板?熏将其中这条原本安谧、质朴的小道也染得斑驳陆离、美轮美奂了。
而眼下这条盛夏中的小道?熏只有单一的绿色相伴?熏静静地蜿蜒伸展开去?熏在鸟的啁啾中,静而寂寞得除了我和妻之外,几乎再见不到第二个人。此刻,在这条小道上固然寻不到春的艳丽与秋的绚烂?熏但这一番幽深的情调不正是极难得的另一种景致吗。我想当年那位在这里每日漫步沉思的西田几多郎先生钟情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情调吧。小道的幽静与深隧?熏仿佛是与同样深邃玄妙的哲学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一般?熏鼓动着你忍不住要去猜想?熏当年的哲学家在这条小道上漫步的时候?熏头脑中都会涌出哪些哲学命题?芽答案也许都写在了脚下这不肯道出秘密的窄窄的石板路上呢。
囿于自己哲学知识的可怜与贫乏?熏因此?熏我的思想总是跑到别的地方去。我注意到这条小道尽管闻名遐迩,在日本的各种旅游手册中屡见不鲜,但它的存在方式竟是那样的古朴、自然,除去小道的入口处竖有一块说明牌外?熏几乎没有任何被特别关照与被保护之处。路边的树丛中?熏时常会有一栋栋的民居闪露出来?熏间或几台摆满了五颜六色饮料的自动售货机?熏这一切非但没有对小道产生任何不和谐的干扰之感?熏反而让人更觉其自然与真切。这些与小道近在咫尺的民居?熏基本上都保存着古京都的风貌与风韵,古朴、庄重、秀美的外观之于小道?熏正与颐和园中的古建与整座皇家园林的关系一样?熏已成为其整体的一部分而不可分割。此外,这些民居都是静静的?熏几乎听不到从里面发出的任何一点声响,以致会让你产生无人居住的错觉。偶尔见到有人出入?熏也是静得听不到任何声音。屋前屋后,都干净得让你找不到一点可以挑剔的地方。于是?熏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哲学小道——不光是哲学小道,还应该包括我在日本见到的几乎所有景观——都不必特意地圈栏围墙?熏守卫站岗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你完全不必担心有人会在没人看管的时候把小径旁的樱花树砍去或毁坏;把小径上的石板掀走去垒自家的院墙;或是将水渠里的鱼尽数捕走,拿回家去清蒸红烧;更不必担心有人会在小道旁搭棚盖房?熏摆摊设点?熏吆喝叫卖?熏兜售商品;或是开张一家接一家的诸如“哲学饭馆”、“哲学商品部”、“小道旅社”、“小道小吃店”、“小道歌舞厅”、“小道足疗店”之类的观光服务设施,把小道搞得污水横流或是乌烟瘴气。所以,小道始终是完好的,即使是百年之后,也仍保持着当年的那一份清幽,那一份洁净和那一份诗意。我的这些胡思乱想自然与什么哲学问题沾不上边,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走在这条小路上?熏脑子里冒出来的净会是这些想法,以致令我不能去专心赏景。
“哲学小道”虽长不足2公里,但却像是一道长长的哲学命题?熏令我和妻子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完全程,但是,一点也不觉得累。甚至还有些亢奋,有些意犹未尽。中国古人曾将读一本好书喻为“如行山阴道中”,今日?熏我与妻真的是在山阴道中行走了一回?熏若按其理反推回去的话,该当如赏心悦目地读过了一本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