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广东省23个华侨农场实现"三融入"发展目标(2)

2016年12月08日 10:2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侨场典范

  打造侨文化品牌促发展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花都华侨农场)

  花东镇(花都华侨农场),有着广大归侨带来的异域文化元素。近年来,这里以侨文化为抓手,打造出全国区级“侨文化艺术之乡”和东南亚特色文化名片。

  为了满足侨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花东镇不断地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和扩大文化活动场所,把发展侨文化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他们看到侨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以侨文化为内核,集教育、展示、交流于一体,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占地1100亩的文化体育公园,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花东侨文化中心”和华侨农场博物馆,投资360万元建设东南亚风情饮食文化街和农产品集散销售基地等。

  当地政府的重视,也激发了侨场群众的热情。他们一是穿针引线,搭建联谊平台。花都华侨农场有印尼归侨联谊会、新马侨友会花都组、越南归侨侨友会等三个自发性侨社团组织,积极配合政府每年办一届侨文化艺术节、美食节活动,开展文艺表演,推广特色的侨文化活动;借助节庆日,联系市、区及农场兄弟单位等友好单位举办联谊活动。二是塑造品牌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侨文化资源优势,组队代表镇参加市、区文艺汇演,表演富有东南亚风情特色的节目,打响了这一品牌的名气。

  花东镇每年举办一届侨文化活动日,举办东南亚风情文化特色的文艺晚会、华侨农场改革发展成果图片展和东南亚美食展。除此之外,花侨小学专门开设侨文化特色课,由印尼舞蹈老师指导;引导侨民自行组建“侨”乐队、创办侨文化艺术团,利用节假日时间排练具有东南亚风情的节目,进一步营造一个良好的侨文化氛围。

  特色产业与民生保障双提升

  珠海市高栏港区平沙镇(平沙华侨农场)

  平沙镇(平沙华侨农场)曾经是较为单一的农业生产区。近年来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平沙工业园大力发展特色制造产业,共引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00多个,涉及游艇、电子、工程装备、珠宝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游艇产业自2002年起步以来,经十多年聚集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国内设立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游艇制造基地。

  平沙拥有耕地和围塘9万亩,占全场总面积的30%,农业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如今,其农业基础地位也更加夯实,采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农业发展策略,鼓励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基地。先后完成了3500亩基本农田示范区改造和1.5万亩罗非鱼基地升级改造工作,将原甘蔗地调整为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区和养殖区,还引入广东省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的水果花卉、生猛的海鲜河鲜,不仅令农业单位产值大幅提高,也开辟了观光旅游的新天地。

  濒临大海的平沙,还有着海洋温泉资源丰富的优势,成为休闲旅游服务业繁荣兴旺的基础。港中旅从2002年起,建成一个海洋温泉的亮点景区——“海泉湾”,并且引来高端房地产商参与建设。在此的辐射带动下,计划总投资20.8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在平沙糖厂旧址落户。

  近三年,镇政府对于民生支出超过7亿元,各项惠民政策落地实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医疗卫生事业也提质增效,大大提升了这里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绿色发展谋富裕

  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迳口华侨农场)

  被青山绿水包围的迳口华侨农场,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这个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镇、产业强镇、科农兴镇”的建设理念,建立以富硒养生休旅度假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树立了“养生福地 精品康城”的发展目标。

  有着富硒资源的小镇,除了在园区发展部分特色工业之外,瞄准富硒特色做大现代农业,打造“十里水果长廊”,大力推进“互联网+产业联盟+农业”,带动农场农户实现生态致富,以及发展休闲养生旅游度假业。

  该镇的绿色发展理念,加速“精品康城”崛起。英国资深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机构UDI公司,应邀对南山镇总规进行设计,将迳口片区规划为政治经济中心,将六和片区规划为公共服务中心,重点打造森林家园、城市客厅、蓄水筑坝、城市花海等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实施道路贯通工程,加快南山大道南段、漫江河新桥及引道等主干路网建设,畅通城市发展“大动脉”。

  该镇发展同时不忘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与民生共融并重”,加快危房改造项目、对口扶贫工程以及南山大道建设,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以“三融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揭阳市普宁华侨管理区(普宁华侨农场)

  普宁华侨管理区(普宁华侨农场),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近年来,该区将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作为加快发展、谋求跨越的工作重点,增大投资、扩大消费、优化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态势良好。

  普宁华侨农场融入管理区以来,狠抓重点项目重点载体建设,拉动经济有效增长。基础设施方面,加快绿宝大道建设,贯通东西交通;侨园路建设方面,优化东部发展环境;园区建设方面,重点是推进华侨文化创意园禅宗文化发展区的建设;城区建设方面,重点是加快中心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安居楼基础设施侨东、侨新两个配套工程建设,推进福利院、第六期安居楼建设,改善侨民生活环境。

  该区的产业建设也初步形成特色,重点扶持四家优势骨干企业壮大扩张。今年,该区又新引进普侨区绿侨环保处理有限公司等三家优质企业。

  同时,重点民生建设实现新进展。政府投资3200多万元实施教育创强,完善全区6所中小学教育软硬设施配套,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覆盖面,已经达到周边地区同等水平;政府还投资460万元,建设区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5个村卫生站对于常见病等医疗效果良好,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撰文:粤侨萱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