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胞捐款助被强台风重创温州泰顺廊桥再展风姿

中国侨网6月20日电 据温州外侨办网站消息,近日,被强台风“莫兰蒂”重创的温州泰顺文兴桥台基全部重新建成,桥木修复完成80%,其中三节苗、五节苗已全部准备完毕;桥台文物肌理根据作业情况做相应细微调整;廊柱构架基本完成,预计六月底七月初完成拱架搭建工作。
2016年9月15日,第14号强台风“莫兰蒂”重创温州泰顺,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3座国保廊桥相继被洪水冲毁,一场救桥战役在廊桥之乡打响。浙南淳朴山民争分夺秒找寻木构件,省市专家驻点泰顺全程指导,非遗传承人主动请缨古法修桥,社会各界捐钱捐物、出人出力……
6个月后,今年3月25日,经过项目立项、设计、论证、审批、招标等前期准备,廊桥修复工程正式进场施工。预计今年11月底前,三座廊桥将原貌重现、再展风姿。
泰顺被称为“廊桥之乡”,境内46座古廊桥静卧溪山,其中19座在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在200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兰蒂”来袭,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3座“国保”廊桥相继被洪水冲毁,“省保”廊桥南溪桥桥台被冲毁2/3,其他廊桥不同程度受损。时值温州召开世界温州人大会,部分温籍海外侨胞主动发起爱心捐款倡议。来自30个国家64位侨领和侨团向“温州侨爱廊桥修缮基金”捐款131.1万元。
修复廊桥,材料、工艺都要遵循旧法。所幸,近年来,泰顺政府和民间对每座廊桥都做了充分的测量测绘,保留了大量影像资料。
负责文兴桥修复的传承人曾家快,18岁开始做木匠,10多年前已访遍泰顺境内所有廊桥。他当年记录下的数据和草图,如今成为廊桥修复的重要资料。
90多岁的文兴桥守桥老人雷祖在痛失廊桥的那段日子里,经常会拄着拐杖在曾经的桥畔驻足。“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她一提及廊桥,嘴里总会念叨着这句话。“修好了,我要到桥上走走,我还陪着它、守着它。”
同时,泰顺县还委托省水利设计院进行廊桥河道水文勘测和防洪减灾工程方案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对廊桥周边环境和上下游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确保文物本体与周边景观风貌相协调,全面提升廊桥安全防护水平。(泰顺外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