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华人参政:刷新多项历史 新移民从政成亮点(2)

失利中汲取经验 稳扎稳打再参选
2014年也是华裔从选举失利中汲取经验之年,在欧洲和大洋洲,华裔参政刚刚起步,面对选举失利,他们收获经验和信心,稳扎稳打筹谋再次参选。
这一年,英国、新西兰及马来西亚华裔参选人战况均不理想。英国地方选举中,9位华裔参选者全部落选;第51届新西兰国会选举,华裔候选人仅只有杨健一人当选;马来西亚青年国会选举也几乎“全军覆没”,仅有2名华裔当选。
在一些国家,华人虽移民已有百余年,但长期被排除在政治大门之外,以英国为例,至今尚无华人国会议员。
近年来,随着华人政治意识增强,参政的步伐也在稳扎稳打,英国华人精英发起的“华人参政计划”运作近8年来日趋成熟,2015年将再推出多位华裔精英参选英国新一届议会,并有望产生首位华裔国会议员。
展望前景:“乐观”是主旋律
展望华裔参政前景,“乐观”将成为主旋律。2014年华裔参政已经传递出一个明显信号:老牌华裔政客影响不减、新移民参政力量迅速成长。
美国华裔国会议员赵美心、孟昭文等资深政客深得民意;“70”、“80”后华裔中坚力量不断涌现;“90后”华裔向政坛发起冲击;“00后”华裔高中生开始担任选举义工。老中青三代华裔的共同努力,都昭示着华裔将成为不容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华裔参政离不开选民的投票支持,目前华裔选民虽人数众多投票率却偏低。统计数据显示,作为最大的新移民群体,华裔投票率明显低于其他少数族裔。
仍有相当一部分华裔对政治并不感兴趣,或将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华裔参政的不确定因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