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侨企业家关注两会:四个全面为复兴之路规划蓝图

2015年03月05日 09: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3月3日、3月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此次两会是在一个特别的年份召开的。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华侨企业家施乃康看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世界的目光聚焦在神舟大地,不仅是国内民众,即使是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也时刻心系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施乃康祝贺两会召开,他说,海外华侨华人一如既往地与全国人民一道,送上期待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表达着深厚的中华情怀。

  华侨华人时刻关注两会的动向和热点议题。施乃康说:“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攻坚克难、强力反腐、不断深化改革。‘四个全面’的提出更是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之路设计规划蓝图,进行战略布局。华侨华人很关心的是此次两会将如何更加细致部署、严格落实和大力推进‘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成全民热议话题

  “经济新常态”、“协商民主”、“一带一路”、“制度反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扶贫开发”……新浪微博上,关于两会的讨论在不断升温。除了这些持续热点外,就在两会召开之前,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连续推出关于“四个全面”的系列评论员文章,迅速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焦点话题。

  施乃康说:“作为侨胞,大家会比较关注留学生归国后的就业前景以及侨乡的建设与发展的话题。我周围的华侨华人都认为,这两年来中国政府无论是反腐还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上都是很成功的。我相信,此次两会的召开,在总结去年一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会对新一年里各项工作的展开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布局,一定会让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如何实现改革的“全面”、“深化”,将是今年两会重点回答的问题。今年两会还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后的首次两会,立法方面的改革也备受各界关注。

  两会召开之前,境外媒体就已经开始密集发声。美国《国际财经时报》刊文称,官方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宣传习近平的“四个全面”并非偶然,因为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国际财经时报》则总结称,“四个全面”或将成为习近平给共产党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比起上述海外媒体的观点,《联合早报》发表的文章标题更显一针见血——《习近平的“理论标志”》,文章预判,“四个全面”不仅将是两会上的“主旋律”话题,还可能作为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而“新常态”一词则被境外媒体预测为,最有可能在两会上被频繁提及的概念之一。他说:“我注意到最近路透社有一篇文章称,两会召开时中国政府有可能宣布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也许大家将习惯于增速放缓,但更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常态’,防止失业率上升也将是一项重要目标。据报道,有29个省份下调了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界一直十分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动向,尤其是在次贷危机发生后,中国经济首先迅速回温,并且在此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这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乃康说。

  全面深化改革迎来关键之年

  施乃康说:“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引擎,持续不断的改革,创造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也使中国得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改革让中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而且这条道路也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中越走越宽。“可以说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施乃康说。

  思之深,则行之远。 施乃康认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的改革,既是中国自己的事,也同时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持续推进的改革探索,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之路,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作用显著增强。这无疑是值得骄傲的,但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改革是一盘关系前途命运的大棋,需要高度一致的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同时,也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这场改革的“大合唱”,只有“大家唱”,才能既谋势又务实,把不可能变可能,把可能变可为,让改革善做善成。

  施乃康说:“最近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文,将逐步推进积分落户政策。户籍制度改革被称为硬骨头,尤其对于特大城市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如今,积分落户总算是为外来常住人口融入北京等地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我认为这项政策是新年继续深化改革的一个漂亮开局。”

  在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改革呈现加快推进之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施乃康认为,纵观历史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但有改革的曙光照亮,挫折与困难必定能够迎刃而解,做出可圈可点的成绩,做出可以复制的经验,做出可以推广的模式,在“关键之年”赢得“关键之为”。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