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细说英国15年最大偷渡案:偷渡成功也将“白打工”

2015年06月14日 11:5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6月14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68名藏身货柜车进入英国的偷渡客,刺痛了英国普通民众对非法移民的敏感神经。上周,一条查获偷渡的新闻在英国政界、民众当中,同时也在中国社交网络当中发酵。中国经济日隆,英伦萧条犹在,为什么还有同胞冒着生命危险偷渡来英?对非法入境的移民,英国目前的难民体系是否太过仁慈和宽松?漂洋渡海来英的无证华人,将面临什么?

  蛇头最爱港口现近年最大偷渡案

  6月4日晚,英国边境人员在东部埃塞克斯哈里奇(Harwich)国际港的4辆货车中,发现被锁有68名企图非法入境英国者,其中22人来自中国。

  这被认为是继2000年英国多佛惨案以来,被发现人数最多的一起偷渡案。发生在多佛港的那起偷渡惨案中,60名来自中国的企图非法入境者中,58人闷死在货柜车厢。

  除了22名中国人,在哈里奇港发现的68人中还包括35名阿富汗人、10名越南人及1名俄罗斯人。他们当中包括15名儿童,两名孕妇。因有人报称因拥挤导致腹部及胸部疼痛,包括两名孕妇在内的7人被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确认并无生命危险。

  4辆货车装满洗衣机,通过渡轮”Stena Hollandica号”从荷兰来到英国,4名波兰籍货车司机因搭载涉嫌非法入境者而被捕,9日因获得保释而出狱。

  边境管理人士预测,68人中的绝大部分都会立即申请庇护,然后——就淹没在内政部堆积如山的庇护案中,在英待上数年,等待他们的庇护申请被批准或被拒绝。如果内政部认定申请者不符合难民保护资格,他们就将被遣返。——当然,不服的求庇者可以上诉或以“情势变更”为由再次提出新的庇护申请——这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8日,移民大臣詹姆斯·布肯洛希尔(James Brokenshire) 确认,68人中的15人已被遣返,而其余人则申请了庇护。根据划分欧洲国家庇护申请审查责任的法律依据——《都柏林公约》,如果这些求庇者此前已在欧盟其他国家申请过庇护,英国有权将他们转回这些国家去。

  在回答下议院的质询时,詹姆斯·布肯洛希尔还表示,英国移民局将考虑上述非法入境者的庇护申请,并权衡他们的情况是否适用快速遣返通道。庇护申请者中有两名未成年人,他们已被安置在埃塞克斯社会服务机构。

  据了解,从荷兰到英国哈里奇港的路线,被称为非法移民的“循环货架”。很多人试图依循这条路线抵英,如被遣送回荷兰,便会重新试图潜入。

  哈里奇及北埃塞克斯选区国会议员(MP)、保守党党员Bernard Jenkin说,从哈里奇港口每年过境的货车达25万辆,因人力和设备有限,94%未经检查,因此他相信,更多的人企图非法入境英国而未被发现。

  案件发生后,边境控制部门人士分析,专业人员的缺失,是英国边境控制失守的原因之一。英国前移民总督察John Vine就表示,早前受训的一代专业边检人员逐年老化退休,年轻人员的培训尚未跟上,技术力量青黄不接,削弱了边境控制的专业能力。

  庇护,英国给得太多还是太少?

  哈里奇港偷渡案,无疑引发了英国民众对非法移民又一波怨声载道。民众质疑,英国对待庇护申请者的制度太过宽松,而难民认定的过程又太过漫长,导致非法入境者利用这一漏洞,“先来英国报个难民再说”,长远来看,势必给社会增加负担,相当于变相敞开国门迎接非法移民。

  但移民大臣布肯洛希尔对此并不这么看。他说,仅就庇护申请的数量来说,去年一年,德国受理了20万件;瑞典受理了8.1万件,法国受理了6.3万件,而英国仅受理了3万件。数目显示,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英国在对待庇护申请的条件上已非常“严苛”。

  来自援助难民的慈善机构“难民委员会”(Refugee Council)及牛津研究机构“移民观察”(Migration Observatory)的报告均显示,来自中国的求庇者数量,远比巴基斯坦、伊朗、斯里兰卡、叙利亚、阿富汗等国都要少,并不排在前列。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英国办公室和英国红十字会的统计,从人数看,包括未决的难民案件及无国籍人士在内,英国目前约有难民14万多人,占总人口约0.24%,这一比例相较德国、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并不算高。

  在对待求庇者“真伪”的问题上,包括英国在内的庇护国都秉持人道主义原则——任何人都有权向别国寻求庇护,任何人都有进入难民申报的法律程序。由接受申请的国家裁量申请者是否符合保护标准,不符合者可能被驱逐出境。

  因此在这套体系下,“未获得难民身份者”并不意味着他们是“虚假”的求庇者,更不是罪犯。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