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中式教育 VS 西式教育:华人中西合璧寻教子良方

2015年08月25日 09:5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英教育大PK引发热议,网友各有青睐。
中英教育大PK引发热议,网友各有青睐。
“中国老师开始慢慢适应,并开始掌控课堂。”(BBC中文网)

  中国侨网8月25日电 题: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对撞 华人中西合璧寻教子良方

  作者 梁异

  中外教育存在的差异,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面对中式学校足够坚强吗》,讲述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公立中学对50名13至14岁的英国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却“水土不服”。在预告片里,老师把学生训哭,学生也差点把老师逼疯。纪录片一经播出,即刻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英教育模式的大讨论,中式教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多国教育方式对比下的中式教育 死板严苛压力大

  如今华人遍布海外,他们带着中式教育的思想体会着各国不同的教学方式,也给了中外教育碰撞的机会。中国人早已见怪不怪的中式教育,在与国外的教育进行对比之后,主要呈现出课业压力大、课堂随意性不高以及重视基础教育少创新的特点。

  中式教育的课业压力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中最直观的就是学习时间长。曾经体验过德国中学课堂的留学生小靳表示,在中国的学习压力很大,德国一般下午两三点就能回家。英国BBC纪录片里的 “中式”学校,作息安排从上午7点半到晚上7点,与中国学校基本是相同的,连续12个小时的在校时间让许多英国学生苦不堪言。

  而课业压力大的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教学节奏快。德国留学生小靳说,在中国学生要学很多复杂公式,有些东西不理解只能硬记,并且老师们讲课很快,并不会照顾到所有人。相反,德国的课程却相对比较简单,进度也很慢,会在基础知识上花费很长时间,直到每个学生都明白。

  对于课堂随意性,在美国纽约读书的曲漪蓝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国内读高中是老师拿鞭子赶着学,有时都不知道在为谁学习。在美国是放羊,不学习、不交作业也没人管。学校不会为你组织高考复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仅如此,国外课堂上学生的一些举动更是让华人教师跌破眼镜。来自西安的杨老师就讲述了她在英国授课的经历,她回忆有次一个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在课堂上出现这么情绪化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杨老师说,“在中国,课堂纪律根本就不是个事,但在英国,这是最大的问题。”

  中国更重视基础教育,无论是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还是海外华媒都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范思捷在美国读了三年高中,她发现中国学生在初、高中都会接受系统、全面的基础教育,文、理各科基础功扎实。“美国教育更注重发挥学生个人特长,因材施教,给了学生更多适合个人的学习机会。”美国《星岛日报》的社论也表示,中国的基础教育要比西方的更扎实,很多中国孩子到了西方的学校,不但可以跟得上课程进度,还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反过来就很难了。然而很多中国网友却认为,相较于国外的教育方式,正是这种填鸭式教育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发展,也磨灭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导致中国学生到了大学阶段之后往往表现出突破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中式教育的严苛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自从华裔教授蔡美儿等一批华人家长的早年教育经历在欧美媒体上进行传播后,不少西方人就将“虎妈”、“狼爸”看作华人教育的符号。他们为了孩子有出路、有出息,对孩子严加管束。但严加管束的另外一面是对子女不能放手,加重了青少年的依赖性。相比之下,英国青少年在课堂外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在公共生活中也能自律,娇生惯养、依赖父母或“啃老”等问题在英国青少年中并不突出。

【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