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中企海外安全问题推动中国安保企业海外试水(2)

2016年05月27日 09: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分一杯羹殊为不易

  “还有中国公司做这一行?”

  现今的伊拉克,说不清是处在“和平时期”还是“战时”。在这样的时候,去伊拉克的都是些什么人?周晓飞在飞机上观察到,在从迪拜或阿布扎比飞往巴格达的航班上,除了当地面孔,西方面孔居多。以周晓飞的经验,他通过装扮和身体特征可以分辨出来,这些西方面孔的乘客很多都是“做安保的”。

  业内人士不得不承认,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安保公司现在还很难谈得上有多强的竞争力。

  今年4月,凤凰国际智库推出了一份“国内及在华安保公司”排名,国外安保行业巨头士瑞克保全公司(G4S)和化险咨询(Control Risks)高居榜单的前两位。这份报告指出了国内外安保行业之间显而易见的差距:“士瑞克保全公司从事安保业务已有100年历史,化险咨询也早在1975年就开展了海外安保业务。而中国国内主流安保企业直到1993年才开始起步。”

  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国外大型安保企业的服务合同通常都厚达几十页,非常详尽;而我们的许多安保企业的合同往往就是几页纸。”刘新平说。

  前几年,在去伊拉克等国家的航班上,如果碰到同胞问起自己的职业,周晓飞都会如实相告,对方往往会表现出惊讶的神情:“还有中国公司做这一行啊?”

  几年过去,那样的惊讶不怎么出现了。周晓飞在飞机上偶遇的中国同胞,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中资企业员工或个体老板,都对他的职业有所了解。用中安保公司国际部总监黎江的话说,“近一两年,海外安保行业的‘社会能见度’变高了”。在黎江看来,2015年甚至可以看成是中国“海外安保”行业发展壮大的“元年”。

  说起2015年,海外安保圈儿里都会提起一起不幸事件。

  2015年11月20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3名高管,在西非国家马里首都巴马科的一家酒店遭遇恐怖袭击遇害。习近平主席就此事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和保障,加强境外安全保护工作,确保我国公民和机构安全。来自国家高层的重视,加上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风险意识提高,黎江体会到,上门咨询海外安保业务的人比以往多了“三五倍”。

  市场无疑是有的。“仅仅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中资巨头,一年的海外安保费用就在20亿美元左右。”中国海外安全与防卫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新平说。

  但是,要想在海外安保市场中分一杯羹,却殊为不易。个中原因多多。

  比如,依照有关规定,中国安保公司人员在海外不能持枪,这是相比于西方安保公司的劣势之一。因为不能持枪,诸如随行护卫等业务,中国安保公司通常无法承接。中方安保人员在海外是否应当持枪,目前在业界也有争议。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资深业内人士均表示,中方人员持枪确实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一名中方人员持枪将人打伤、打死,“麻烦很大”。周晓飞介绍说,目前中国安保业界采取的方式是,让当地雇用人员持枪,这样做,既不违反规定,也可以规避上述风险。

  事实上,能否持枪并不是国内安保行业发展的真正瓶颈所在。人才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黎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大多数涉足海外安保的企业,都是从国内安保业务过渡而来的,“这是一个从劳动力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跨越。现在已经没有人像早年的一些企业一样,向海外大量派遣本国人员去做安保了。”在黎江看来,大量派遣本国安保人员的做法,不仅过时,而且也不实际,“现在行业中主流的海外安保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向海外派遣精品安全官的模式”。

  于是,合格的安全官成为稀缺资源。而所谓“合格的安全官”,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周晓飞的观察中,西方安保人员“很多是从特种部队退役的,都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国内的一些海外安保人员,虽然也号称是从特种部队退役的,但大多并不具备作战经验,或者经验并不丰富。这些人到了海外高风险地区,听到枪声一响,“也会像新兵一样紧张”。

  语言是另一道门槛。由于语言不通,许多专业素质很好的安保人员,也无法在海外完全施展技能。

  “能文能武”是当前海外安保行业用人的理想标准。但是,要找到现成的理想人才并不容易。像周晓飞这样在从业前就有在海外高风险地区常驻经历的从业者,在业界是凤毛麟角。

  伟之杰安保集团总裁者美杰认为,安保行业吸纳人才的一个瓶颈,还在于人才本身的观念。他表示,我国的一些退役军警,退役后似乎更愿意“当公务员,谋个铁饭碗”,发挥特长进入安保行业,并不是这些怀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士的主流选择。

  市场亟待规范监管

  “市场被炒得过热了”

  即便中国安保公司在海外开展的业务还比较单一,一些中资企业仍然愿意将一部分业务交给中国安保企业来做。

  “聘用外国安保企业是把双刃剑”,者美杰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西方企业的优点是经验丰富,技术设备方面比较先进。但是,如果是油气等涉及国家利益的项目,有的企业担心会有“泄密”之虞。其次,在价格方面,“西方安保企业的服务价格比中国本土安保企业至少要高一倍”。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这些中资企业认为,在海外“还是自己人比较信得过”。

  周晓飞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在埃塞俄比亚,一个中资企业项目所在营地遭遇当地反政府组织“欧加登民族解放阵线”袭击,守卫营地的100多名埃塞俄比亚当地军警,在与200多名反政府武装分子交战了半小时后,“发现自己打不过就撒腿跑了”。

  希望让中国安保公司做安保的海外中资企业项目并不少,但问题是,市场上能够提供完备海外安保服务的公司并不多。中国海外安全与防卫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新平说:“目前,真正涉足海外安保业务的中国本土安保公司满打满算不到20家,真正在海外落地的公司最多也就10家左右。”

  在海外安保市场里,真正合格的“玩家”并不多,但市场却被炒热了,甚至是“过热”。

  者美杰认为,“炒热”市场的主要有两个群体。一种是专门“炒市场”的,有些机构和专家,乐于组织各种冠以“一带一路” “海外安保”等名头的论坛或排行榜,打造各种对接平台,鼓吹海外安保的“蛋糕”有多大。“不少机构就靠这个吃饭。”第二种是一哄而上“做市场”的,“有资质没资质的”都觊觎着海外安保这块蛋糕,想要挤进来分一块。

  “恶性竞争”的苗头已经开始显现。“低价竞争、虚假宣传、托关系拿项目,这些都并不鲜见。有的公司并不具备安保资质,却以咨询公司的名义、以在海外临时注册公司或挂靠有资质的公司的方式,来争夺项目。”刘新平说。

  “没规矩、没门槛,谁都可以做,鱼龙混杂”,这是者美杰眼中的海外安保市场现状。“中国本土的安保企业现在是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一个个小舢板怎么比得过人家大航母呢?”者美杰反问道。

  有鉴于行业现状,刘新平提出了创建一个行业联盟,设立行业标准,整合海外安保行业的想法,“英国士瑞克保全公司就是由几家小公司整合起来的”。虽然每次和业内的人聊起这个想法都能获得不少赞同,但是刘新平觉得,真正要在业界整合各家公司的力量,却非常困难,因为“大家都想自己坐庄”。

  此外,有些问题仅靠企业和行业自身是解决不了的,还需要政府有所作为。“用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我们需要‘顶层设计’。”黎江说。从业界角度来看,需要政府有所作为的地方很多——引导、督促安保行业制定行业标准;在安保企业为相关人员办理护照、签证时给予支持;出台监管政策、填补监管空白、成立专门的行业监管机构,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等等。

  还有人建议,政府应大力扶持中国海外安保企业的发展。不过,黎江对这种说法有些不赞同。黎江认为,政府的作为也应该有界线。“什么叫扶持安保企业发展?是让国家分配给你项目,还是强制让海外中资企业购买多大比例的中国本土安保服务?如果是那样,无异于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垄断市场”。

  刘新平也持与黎江同样的看法:“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来解决。”

  黎江拿起桌上的一个水壶打比方:“现在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就是因为大家都无序地挤在壶口,竞争当然激烈。”而未来比拼的,无非是看谁能够在行业里做得“够专”“够深”,“第一个进到壶肚子里的人,喝到的水自然会多。”

  中国本土海外安保企业要进到“壶肚子”里,要花多长时间?“3到5年。”虽然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但者美杰对未来仍表示乐观。(陈婧)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