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人买家炒热加拿大楼市 政府出台措施降温(3)

2016年10月21日 10:0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字号:

  买还是等?

  去年年底,来自上海的苏雯萌生了在加拿大买房的念头——几年前,她的先生办理了技术移民,如今已经入籍,对他们而言,在那里置业是早晚的事。虽然未来几年内暂时没有过去定居的计划,他们还是决定先将买房提上日程。

  温哥华本来是苏雯的第一选择,但那时当地的楼市已经全面爆涨。很快她的目光转向了自己的第二选择:多伦多。

  考虑到公寓类房产保值性较差,苏雯决定购买一间独栋别墅。虽然多伦多的楼市不如温哥华那么疯狂,但也已经超乎想象了:因为人在国内存在时差,她看中的房子,常常还没出手,就已经被抢走了。

  “最恐怖的是,我看中的一套房子,15个人在抢offer。”那是一套位于湖区的小别墅,标价76万。“有50年了,地下室是烂透的。只不过是湖区房,区域比较好。两室一卫一个客厅,还没有正式的车库,只不过上面顶一个棚子。是不是听起来很恐怖?”苏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比房子本身,她更看重周边的环境和占地面积,“毕竟地的价值是不能复制的。”她开出了89万加元的offer,连房产经纪都认为已经足够有竞争力,最后还是被其他买家以92万加元的价格成交。

  平日里,人在国内的苏雯和房产经纪都是用微信沟通,视频直播看房。后来她又下过几次offer,都没有成功,房子的事也一天天拖了下来。直到8月,温哥华加了15%的海外买家税。

  “温哥华出了那个政策之后,8月都还好,真正涨价是9月、10月,(多伦多楼市)就爆炸了。房子少了,比如差不多大的地,原来85万左右的,现在基本都要95万左右。”苏雯说。

  很快,多伦多成为了诸多海外买家新的目的地:多伦多房产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大多地区9月的房屋销量、房价均呈上升态势。房屋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5%,房屋均价达到75.57万加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0.4%。

  而更多有关调控房价、尤其是限制外国购房者的政策正在路上。

  根据英属哥伦比省水电局掌握的数据,过去一年温哥华有大约1.08万间空置的房屋,另外至少还有1万间房屋没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当前租房市场的房屋空置率却仅有0.6%。

  “我们设置空屋税的目的,是最快最有效地把可出租的房屋带回租赁市场,使温哥华的空屋率回升到3%~5%。”市长罗品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7年起征收的空置税主要针对投资型房产而非居民住宅,所收税款将用于建造廉价保障性住房。

  与此同时,加拿大联邦金融机构监督办公室(OSFI)早在7月就曾发文,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放贷流程的监管,其中就包括对申请者收入水平的审查等相关内容——据贷款经纪许家齐介绍,在此之前,对于海外买家和身为“新移民”的购房者,有的银行甚至都不需要提交收入证明,不查证工作单位,就能够贷给他们至少65%的房款。

  如今,各大银行已经相继对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尤其是收紧了针对海外买家的贷款业务。 以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为例,近日他们就宣布,国际学生最多只能贷款总房款的65%,最高额度由原来的125万降低至65万加元。

  种种新政之下,加拿大,这个海外买家曾经的“天堂”正在被改变——与其说是高额的税费影响了海外买家们的决策,还不如说是新政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人们变得迟疑。“他们其实真的挺怕(房价)跌的,毕竟房子还不像股票出手那么容易。”苏雯在国内的不少朋友都有在加拿大买房、移民的计划,但现在,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观望。

  “我相信市场还将继续降温,我们即将进入历史性的‘寒冬’。我不认为短时间内会出现任何转机。”对于眼下楼市的前景,史蒂夫·萨瑞斯基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但在市场关注者王鹏看来,种种调控政策之下,无论是温哥华还是多伦多,过热的楼市短期内会出现调整,但将是暂时的。“主要是各方得重新扒拉算盘,在新政下怎么继续玩。等想明白了还会继续。毕竟在全球货币泛滥的情况下,大家都在给货币找出口,政治、经济稳定的市场的房子还是有吸引力的。”(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孙美珍、三木、苏雯为化名)(本刊记者/符遥)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