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在埃及办阿拉伯语报纸的中国人:应有自己的话语权

2016年12月02日 10:38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马强。(受访者供图)
马强。(受访者供图)

  在埃及街头的报摊上,有一份阿拉伯语报纸,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名为《中国周报》。这也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份由中国人办的有正式刊号并公开发行的阿拉伯语报纸。

  在报纸的创办人马强看来,中国人在埃及应该有自己的话语权。虽然艰难,但值得。

  “不会轻易丢掉这块阵地”

  步入而立之年,旅居埃及的马强做了一个决定:创办一份中文、阿拉伯文双语报纸。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却填补了埃及的一项空白:当地此前并没有这样一份既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国、又为中国侨民提供信息服务的专门报纸。

  马强性格温和,但说做就做。2012年,他收购了《中国制造》阿语版的部分股份,并将其改版为《中国周报》。该报最初为中阿双语报纸,有16个阿拉伯语版和8个中文版,主要面向埃及民众和旅埃华人,展示中国不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面貌。

  办报初期,报社一共只有三个人,除了马强,主编和美编都是埃及人。2013年,马强应邀到中国出席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受到了鼓舞和启发,回埃及后就对报纸进行了改版,将中文和阿拉伯语版分开,改成两张报纸,各20个版。

  其中,阿拉伯语版在埃及出版主管部门注册,受该国新闻总署和国家安全局监督,在政府指定的印刷厂印刷,发行依托埃及第三大报业集团《消息报》的网络,辐射其全部发行网点。报纸售价一埃磅,目标读者为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人群,以及对中国感兴趣、学习汉语的当地人群。

  目前,这份报纸的采编团队包括主编、翻译、美编、记者,其中在埃及的七八人,驻中国办事处4人。报纸内容包括对一些部门和官员的采访,以及对中国和埃及媒体报道的编译。马强还注意拓展稿源,在中国发展了一批特约通讯员,并从在中国工作的埃及籍教授、研究人员和从事对华贸易的埃及商人中发展了作者。

  在异国办报纸,尤其是在全球纸媒受到新媒体冲击的大形势下办报,并不容易。《中国周报》从最初改版时阿拉伯语3万份、中文5000份的发行量,一路下滑,其中阿拉伯语版发行量降到了1万份左右。

  马强介绍,报纸一开始是贴钱的,中期实现了收支平衡,现在又在不断亏钱,至今已经亏了很多钱,生存比较困难。他认为,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报纸自我定位比较高,定位为官方媒体,对广告客户的要求比较严格,影响了收入来源;二是报纸受网络冲击很大。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4年过去,《中国周报》得到了各方认可。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在新年贺词中称赞该报“浇灌中埃友谊之花,实现民族复兴之梦”,通过其向所有在埃及学习、工作、生活的同胞们致以新年祝福,并祝愿它为旅埃华人营造起和睦团结的精神家园,架起中埃友好交往的文化桥梁。

  马强希望,通过自己的补贴和更多在埃及侨胞的积极参与,报纸能够坚持下去。他正在融资打造新媒体团队,计划在明年年初建立一个大型网站,加上视频部分,发挥全媒体报道的优势。

  马强和他的《中国周报》得到了当地和中国各方面的关注,也得到了国内媒体的支持。报纸近期还与其他9家海外华文媒体一起,签约加盟了中新社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全球编辑室+“华舆”客户端。

  “埃及只有我们在做华文媒体,我不会轻易丢掉这块阵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有识之士的加入,在未来几年把报纸和新媒体做大做强。”他说。

  埃及“向东看”

  马强来自济南西郊的一个回民家庭,在国内就学习过一点阿拉伯语。他2000年来埃及留学,很快过了语言关。上课之余,他从中国人手里拿货,去展销会出售赚钱,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此后,他的生意不断壮大。2005年做鞋子贸易,2006年开办工厂,2007年开了大理石工厂,2014年又办了泡沫工厂。

  2011年埃及发生社会动荡时,马强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了坚守。在自救的同时,他也为在当地留学的中国学生和一些滞留的游客提供了帮助。他说,凡是联系他的,他都邀请对方到自己家里来避难。有的人在他家里待了一个多星期,直到中国政府派专机来将他们接回国。目前,在埃及的中国侨胞已经从社会动荡时的数千人增长到2万多人,一些中资企业也开始在埃及投资建厂。

  马强看好中埃两国的合作前景。他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给中国人和埃及人都带来了机会。

  在他看来,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亲西方,在欧美企业纷纷撤资后,现在的总统塞西对华友好,到中国访问时也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认定埃及也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埃及新出台的一些政策也借鉴了中国的经验与做法,如鼓励青年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埃及以前学习西方,现在‘向东看’,逐渐亲近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上更依靠中国。”他说。

  他介绍,目前埃及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向于由中国企业来承建。在苏伊士运河的拓宽、新首都建设以及电站、水站和一些工业园区的兴建过程中,埃及都对中国企业推出了优惠政策,简化了投资手续。今年中国公司和埃及共建了6条水泥生产线,一些钢厂也要陆续建成投产。当地矿业也开始对中国企业开放,并调低了一些中国商品进入埃及的门槛。

  马强认为,中国国内产能过剩,而埃及自身工业不是很发达,双方合作大有可为,未来两国关系肯定还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他希望,来埃及投资、开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的机构与人士越来越多。(宋方灿)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