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校里的中国留学生:从“逃兵”到长官(图)
中国侨网12月15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我学习太容易分心,而且那时还有一年就中考,出国留学也是为了躲避中考大关。”18岁的陆凌铭秋季已成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新生,从最初中考的“逃兵”、到以军校第二学生长官(staff member)的身份毕业,四年军校生活给他太多难以言说的痛并快乐。也因深感军校既给成绩差的学生机会,又帮成绩好的学生提高,所以他化身留学使者,通过英语培训、支教帮更多人拥抱外面的世界。
陆凌铭的妈妈不惜提前花一年时间留美学习和生活,了解美国学校情况,最终看中管理严格的军事高中。陆凌铭在14岁那年踏上从上海去美的旅途。英文不够好,军事用语更不懂,全校整个初中部和高中部加起来还不到十名华裔学生,让他备感无助。
“第一天晚上熄灯查房,想去厕所都不敢,怕一不小心违反了什么规定,硬是憋了一晚上。”一个月后妈妈首次来看他,自己虽满腹委屈,但妈妈却为他经历的这些磨练高兴。可军校体能的压力和严格的管理还是让他吃不消,“不止一次想哭,但忍住了没哭”,直到感恩节放假他都还想放弃军校转学。
可这一切从十年级起有了转机,陆凌铭起点越低,学习的欲望就越大、进步也更快。“军校有句话:想做好的领导,首先要做一名好的服从者”,也许正因对学校和军官的服从,他被选做预备小队长,虽然只是预备、但作为第二候补也深感责任在肩。这之后他不断努力,一路升为正式小队长、副排长、正排长、全校第二学生长官。11年级暑假,他苦读三个月,最后在申请的13所大学中拿到11份录取。
陆凌铭感慨入学门槛低的军校固然是成绩差的学生的选择,但这个环境能锻炼和打磨他们,让他们变好;而成绩较好的学生若性格内向,军校能强化他们的沟通和领导力,未来能顺利融入美国社会。作为军校受益者的他已开始身体力行宣传和推广军校文化,让更多中国学生发现和加入军校、最终走向成功。“逢寒暑假我都会在上海辅导托福、或去边远山区支教,用亲身经历带动更多人。”(刘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