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子在菲撑起闽南高甲戏 收菲律宾人做学徒


中国侨网4月5日电 据菲龙网报道,在菲律宾马尼拉一座道寺里,一群年轻人掀起了高甲戏的热潮。
闽南民间演高甲戏酬神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演戏酬神、演戏娱神和演戏娱人三者促成了民俗活动与高甲戏演出的紧密结合。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菲律宾现有的四个高甲戏班都聚集在首都马尼拉,分布在华人区的王彬街及总统府附近。而最活跃的戏班属由66岁的林曾美华(Teresita Lim或Chan Bee Hua)所带领的“福建班”。
有一个前高甲戏演员的养母,美华从小就被这个艺术所吸引一点都不奇怪,幸运的是,她16岁开始接触高甲戏的时候,所有的机遇都那么刚好,并没有那么困难。
但随着年代变换,高甲戏的需求在70年代期间逐渐变少。在接下来的十年更是惨淡。美华回忆说,当时绑架勒索案很多,而这个高甲戏的演出又都是华人需要出门观看的一种演出。
她说:“渐渐地,随着时代变化观众流失了很多。有的华人也都选择回国养老,会看高甲戏的人也不多了。”
美华自己也曾经想过离开剧团,去找其他工作才能有更大的收入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
1997年的时候,当她已经决定好要去台湾当保姆时,又突然出现了一个让她带领戏班演高甲戏的机会,这使她放弃了出国。
五年后,当美华又聚集了新一代的表演者时,她的生命却在这时出现了另一个威胁,她被诊断出了患有甲状腺肿。
她被建议说不要继续运作戏班,也被命令不要总是暴露在污染中。她询问了继续演高甲戏的可能性,但医生阻止了她,要求她暂时不能演出。
恢复健康后,美华便决心将生命献给高甲戏。她知道,她不能离开她的戏班。
到目前,这个戏班已经是完全由没有中国血统的菲律宾人组成的了,但她还是欢迎所有愿意跟着她学习高甲戏的人加入她的团队。
希望加入剧团的所有人都必须经过美华自己带领的艰苦训练,尽管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他们还是一句句地背着台词的音节和语调。
她说:“有的人学会了,就开始骄傲自大了,像那样的人我都会淘汰。”
美华作为班主带领她的戏班已经近20年了,而她也相信高甲戏的传统接下来将由这批年轻一代的表演者继续传承下去。
她说:“我已经跟他们说过了,高甲戏的未来在他们手中。我告诉他们说,如果我不在了,他们又不好好管理的话,这个戏班也是会倒。我希望,就算以后我不在了,无论如何,他们能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