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人亲历加拿大小学校园霸凌 学校如何应对?

2017年04月11日 17: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最近,中国国内媒体报道的校园欺凌事件,在网上引起关注。为了解加拿大校园欺凌及其处理方法,记者最近走访了几所加拿大学校的老师、警察、学者和学生家长等,并请其中的一位华人家长把自己孩子在校被欺凌的情况写了出来。

  加拿大网站“停止欺凌”(StopaBully.ca)所做的调查显示,加拿大64%的学龄儿童认为欺凌是学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校园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起欺凌事件发生;13岁是欺凌事件高发年龄;50%的高中生认为欺凌是学校存在的大问题;85%的欺凌事件发生时有其他学生在场或目击;12%的学生每周都会遭到欺凌。

  201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针对网络欺凌的调查显示,20%接受调查的学生在过去三个月里曾经受到过网络欺凌。将欺凌的部分行为与刑事犯罪挂钩,加强教育,是加拿大预防欺凌发生的主要措施。

  明确欺凌行为定义

  加拿大皇家骑警把欺凌划分为四种,分别是物理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物理欺凌包括肢体上殴打、盗窃(破坏)受害人物品、强迫受害人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性接触等。言语欺凌包括戏弄、讥笑对方性取向(或性别、种族、宗教、种族或文化等)、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性评论、乱呼其名、散布对方谣言、讽刺挖苦等。社交欺凌包括把当事人当替罪羊、用涂鸦或手势侮辱一个人(使其声誉扫地)、群起孤立某人、把当事人逐出一个团体等。网络欺凌包括在线传播谣言、发送威胁性的短信、通过电子邮件恐吓某人、在社交网络社区取笑某人、假冒他人作怪、窃取和公开某人的身份或个人信息等。

  对于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加拿大一些学生家长和专家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有人认为孩子面对肢体欺凌时要打回去,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有时会造成伤害程度加深。有人认为经历被欺凌可以磨炼孩子的性格,而专家指出欺凌会使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人也悲观地认为欺凌不可避免,孩子们总会这样做。

  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欺凌行为可能是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根据反欺凌网站BullyingCanada.ca的调查,93%的视频游戏对暴力行为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

  帮助学生应对欺凌

  为帮助孩子应对欺凌,加拿大专门设立了帮助热线电话(1-800-668-6868),对孩子如何避免遭受欺凌提供指导性建议。比如平时多交一些好朋友,经常与大家在一起,避免经常一个人,目光不要经常看着地(显得很孤僻和软弱),不要离开成人的视野,不要接触帮派和毒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队,遇到事情要说出来等。

  加拿大红十字会建议,通过提高学生和社会对欺凌现象的认识和重视来防止欺凌事件的发生,主要方法有:积极参加反欺凌的粉红色衬衫日、举办参与欺凌预防周、设计宣传网站、设计宣传海报、把校内计算机屏保设为与欺凌预防相关的信息、举办反欺凌短片比赛或艺术比赛、向学校或家长团体发表关于欺凌预防的演讲、创作播放反欺凌歌曲、组织以反欺凌为主题的跑步或音乐会等。此外,通过特别活动加强反欺凌教育,比如每年10月为防止虐待儿童月,11月19日为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11月20日国家儿童日,12月20日为加拿大签署“儿童权利公约”周年纪念日等。

  加拿大皇家骑警国家刑事犯罪预防中心设立的反欺凌教育警醒项目也多达9项。警方还建议,作为欺凌行为的受害者,应该离开现场,记录下来受欺凌的细节,告知自己信任的成人,或者致电“帮助受欺凌儿童热线”,也可以向校方报告。如果欺凌行为涉嫌违反刑法,则可以报警;如果涉及网络欺凌,所有社交网站都有相关的举报措施指导。

  推出校警项目教育

  2007年,多伦多一名15岁的学生Jordan Manners在学校遭遇枪击身亡。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多伦多警队在2008年推出了校警计划(School Resource Officer Program),在多伦多30所高中派驻30名警察,2011年增加到46所高中,以加强和促进与学生、老师的联系。这一校警模式目前也在温哥华、卡尔加里、渥太华和温尼伯格等市推广。

  2011年,多伦多警队曾对该计划做过一次评估。指出校警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既传输了法制观念,又了解了治安信息,还使学生们有问题可以及时与警方沟通。学校200米范围内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学生对警察的好感增加67%,93%的学生感到安全。

  大多伦多地区的约克区警员韵宁,曾经长期担任辖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反欺凌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约克区教育局的所有学校来说,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反欺凌教育,从六年级开始由警方进行法制和专项问题教育。内容涉及基本法律常识、校园欺凌、网络欺凌、商场盗窃、帮派、枪支犯罪、毒品犯罪。

  之所以从六年级开始,主要是因为六年级学生基本上是12岁。在加拿大对于违反法律的人,不论年龄大小警方都会予以拘捕,但如何处理有所不同。按照加拿大法律规定,12岁以上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加拿大还有专门的《青少年刑事司法法》(The Youth Criminal Justice Act),规定对违法青少年有五种处理方法。包括不予指控、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社区服务和刑事指控等。

  加拿大皇家骑警提供的关于欺凌的资料显示,有些欺凌行为是触犯刑法的。比如死亡威胁,无论是当面的、网络上的、或是通过电话或者短信发出的都包括在内;严重的身体伤害;威胁、骚扰,表现为通过各种方式骚扰、威胁对方,使其感到不安全;或者未经对方同意就散布其亲密图片、裸体或性行为照片等;袭击他人的行为,包括推搡、绊倒、拍打、击打或朝人吐痰等过激行为。以上这些行为都属于刑事犯罪,警方根据调查将决定是否提出刑事指控。2015年3月,加拿大《刑法》添加关于网络犯罪的条款,以保护加拿大人免受网络刑事犯罪的侵害,其中就有涉及网络欺凌行为的条款。

  韵宁认为,将欺凌行为和刑事犯罪挂钩,而且有无限的追溯期,增强了对欺凌行为的威慑力。

  亲历加拿大小学校园霸凌

  中国驻加拿大的一家机构的工作人员王菁,其孩子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一所小学上学期间遭遇到霸凌,致使王菁痛苦不堪,但好在学校最后成功地解决了霸凌问题。以下是记者独家采访王菁的内容,为了保持王菁“原滋原味”的叙述,记者用第一人称记录了她对加拿大霸凌事件及其处理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下为王菁叙述的主要内容。

  最近几个月来,中国国内媒体报道了不少校园霸凌事件。尽管远隔重洋,尽管社会各界众说纷纭,可我依然能够强烈感受到同为母亲的那种心疼、隐忍与愤怒。因为就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我的孩子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校园霸凌,而我也平生第一次以母亲的角色与校方就此类性质的事件进行沟通。幸运的是,校方的态度积极而主动,沟通的过程顺利而愉快,对事件的处理结果还算圆满。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加拿大社会及教育界对于校园霸凌事件的高度重视和成熟认知,也逐渐了解到其为应对校园霸凌现象所制定的一系列预防及处理流程。

  我的儿子于2016年9月升入加拿大渥太华市一所公立小学就读一年级。刚开学不久,孩子就提到班上新来了一个很顽皮的男同学A。A身强力壮,人高马大,经常抢夺同学的文具并扰乱学习秩序。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以为男孩子上小学后难免淘气,让孩子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就告诉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可是,接下来孩子每天回家后的抱怨越来越多,比如A在教室里到处追打儿子的好朋友;比如A把儿子的作业本撕了,还把他的文具盒都扔到了地上;再比如A把铅笔放到他的水杯里了,儿子自己到厕所用洗手液刷了好几遍杯子,可仍不愿再用泡过铅笔的杯子,就忍着一天没喝水……我开始感到问题有些严重了,一再叮嘱儿子学会保护自己,遇事立刻出言警告或者报告老师求助。可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我还是忍不住有些许隐隐的担忧。

  终于有一天,我的担心成为了现实。一个月前的某个下午,临近放学时间,我接到了学校办公室的电话。因为加拿大的小学教育是包含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的,所以我儿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都在同一所学校就读。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接到学校办公室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学校轻易不给家长打电话的,仅有的2次都是因为孩子生病而我忘记向学校请假,学校收到学生缺席报告后来电核实孩子是否和父母在一起。所以但凡是学校的电话,一定有事情发生。办公室老师在电话里告诉我,儿子今天在学校被一个孩子打到了右眼,起因是两个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想法不一致,对方一气之下一拳打了我儿子的眼睛。事情发生后,学校先为我的孩子初步检查了眼睛,并做冰敷处理。校长把打人的孩子留下,与其谈了话。老师说,孩子的眼睛好些了,没有大碍,我可以不用急着前往学校。如果不放心的话,待孩子回家后可以再查看一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和学校沟通。在对整个事情的阐述中,老师的阐述比较客观详细,但自始至终没有提打人孩子的名字,只是说“那个孩子”。

  听完老师的话,用火冒三丈四个字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一点都不过分。这完全不是不小心,而是有意打的!孩子被打的地方是眼睛啊!多么脆弱而危险的部位啊!而被挨这一下,仅仅是因为两个孩子意见不一致。在电话里,我难掩愤怒地对老师说,这是我一直担心会发生的事情,因为类似的事情这学期以来已不止一次的发生,只不过这一次最为严重。因为当时已是放学时间,又考虑到校方已第一时间确认我儿子的受伤情况,查明事情经过,并采取了初步应对措施,我便决定见到儿子详细了解后,若有需要再和学校联系。办公室老师非常爽快地表示:“这是应该的,完全没问题。”

  很快,孩子就放学了,他的右眼眼眶经过冰敷后仍然有明显的红印。我摸着儿子受伤的眼眶,止不住的心疼,想着孩子被打了一定非常委屈难过,回家后我一定要好好问问是怎么回事。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的情绪看上去还不错。我问他:“打你眼睛的是你们班那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儿A吗?”儿子回答道:“不是A,是我的好朋友N。他气急了,就动手了。”儿子还告诉我,校长找N谈话了,告诉N这样做不对,会有非常可怕的后果。N被停学一天。而N也向儿子正式道歉了,于是他决定原谅N。我疑惑的问他:“你不是学了跆拳道的吗?都是绿带了,怎么人家打你,你还不还手啊?” 儿子想了一会儿说:“老师告诉过我们,以暴制暴不是个好办法。”他的回答让我又心疼又欣慰。就这样,考虑到打人的孩子是我儿子平日的好朋友,再看到学校的处理过程,加之儿子都已经释然了,我原本准备好的一肚子话就又咽了回去,只能忧心忡忡地一再叮嘱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一定学会自卫与还击。

  第二天孩子又高高兴兴去上学了。送他上学时,我不经意间看到那位叫N的小男孩儿和父母从校长办公室走了出来。儿子放学回来后说,他和N又成为了好朋友,N再也没有这种行为。

  我以为到这里事情应该已经告一段落了。可是万万没想到,仅仅两天后的一个上午,我再次接到了学校的电话。看到手机屏幕上不断闪动的“儿子学校”这四个字,一种不好的预感袭来。果然,办公室老师这次带来的又不是一个好消息。儿子班上一个同学打到了儿子的私密部位,孩子现在非常难过,老师建议我将孩子接回家好好安慰并检查他有没有被伤到。办公室老师还把电话转接到了儿子的班级,儿子的班主任也向我介绍了情况,并让孩子跟我直接用中文通话。我问孩子疼不疼,孩子说刚开始很疼,现在好多了但一上厕所还是觉得疼。我问孩子是谁打的,孩子说这次打他的正是那个把全班同学都欺负遍了的A。老师再次建议我如果方便的话现在就去看看孩子。听到这些我心急如焚,6岁的孩子一周内被打了两回,而且每一次都被打到要害部位,这让我这个当妈的实在没办法继续保持淡定。放下电话后,我便立刻驱车赶往学校。

  说实话,这是我作为孩子的母亲,第一次就此类事件和学校面对面直接沟通。我担心,学校对此类事情的做法是在双方家长之间“和稀泥”,希望“大事化小”。受害学生的家长往往会因为担心孩子被学校刁难、被同学孤立,而选择偃旗息鼓、忍气吞声。而现在是在我并不太熟悉的加拿大,面对的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虽然我知道加拿大人一般都比较正义、温和,但发生了这种在我们看来会“惹火烧身”的麻烦事儿后,他们会不会也敷衍说这无非就是男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如果校方试图这样“安抚”我,我该如何一边保护好我的孩子,一边和校方“过招”?事出紧急,无数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却一时间都没有答案。推开学校大门的那一瞬间,我有些紧张和犹豫。

  加拿大的学校不允许随意进出,所有访客必须到位于主要入口处(Main Entrance)的学校办公室登记等候。刚一进办公室,老师便电话通知了儿子的班主任。办公室的里间便是校长室。听到我的声音,校长立刻走出来,请我到她办公室坐一坐。好吧,那就先听听学校的态度,我对自己说。

  校长非常严肃而诚恳地说,在一周内我的孩子经历了两次这样的事情,且这一次被打到了私密部位,她感到十分抱歉。这样的事情性质十分恶劣,她确认我的孩子在这两起事件中没有任何责任和过错。

  她承认,这个肇事的孩子A一直让学校很头疼,上午的时候这个孩子在学校体育馆里把所有的椅子都推翻了,并打到了我的孩子。但她并没有大批特批这个调皮的孩子。校长向我解释,我们并不能就此判定这样的孩子是坏孩子,他们只是比别的孩子成长的要慢一些,他们只是还没有学会和懂得什么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给他们时间,正确地引导他们,所有的孩子最终都会走上正确的道路。对于她这样的态度,我并不太意外。快两年的加拿大生活,让我了解到加拿大学校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重视每个孩子的自我价值体现。在老师们眼中,孩子们没有优等生和差生之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家长和老师都相信孩子的天份迥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也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隐私。和办公室老师在电话中的陈述一样,校长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肇事孩子的名字。

  如果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我想我认同校长的观点,确实这两个孩子都还不到7岁,当然要允许孩子们有犯错误的可能。但试问作为受害学生的家长,哪一对父母会不心疼自己受伤的孩子?哪一对父母能够一开始就可以轻易原谅施暴者?听了校长的话,我开始暗暗担心校方会因此包庇那个肇事的孩子。我不得不告诉校长,自从孩子升入一年级后,类似的事情就不断发生。孩子自己也很苦恼、很害怕,他在家里搭起了一顶小帐篷,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小帐篷里,他说他只有在帐篷里才会觉得安全。作为家长我异常焦虑,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这些孩子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告诉孩子如何避免受到伤害。

  我一边说着,校长一边不住地心疼:“Oh my little boy. (哦,我的小男孩儿!)” 她再次强调一直以来我的孩子表现十分出色,没有任何问题。她说,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妈妈的怀抱和爱,所以她建议我来到学校,第一时间拥抱孩子,让孩子不再害怕。她同时告诉我,有一点也很重要且必须,那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确实会有一些不好的和错误的事情发生,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们要学着面对,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不要效仿而要继续做正确的事情。

  校长接着对我说,学校已针对这件事商议了一些应对措施:第一,把两个孩子的座位调开,将我儿子的座位调到离这个孩子最远的地方,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不能因此而对学校产生恐惧;第二,肇事孩子的行为已经引发了学校的高度关注,这已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了,学校会立即与他们的父母联系,进一步沟通,一定会拿出一个解决方案;第三,鉴于我儿子平日表现优异、聪明好学,她已安排班主任针对孩子的情况,单独给孩子“开小灶”,教他一些额外的提高练习,学校和老师都会以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关心,让他明白他不是过错方,让他树立信心,让他明白只有行为正确才会得到这种额外的支持与关爱。

  正说到这里,班主任老师带着我的儿子过来了。一见到孩子,校长立刻弯下腰摸着孩子的头问他感觉怎么样。校长告诉我,出于对孩子隐私的尊重,她们只是仔细询问了孩子,并没有脱衣检查孩子的受伤情况。校长立刻把她的办公室腾了出来,让我在那里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她出去的时候细心地拉上了窗帘。在这个安全而封闭的小空间里,我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我查看了孩子的身体,没有太明显的伤势,只有轻微的疼痛。孩子比我想象中要平静许多。我悬着一颗心,终于稍稍放下了。向校长道谢后,我便带着孩子回了家。临走时,校长再次表示,她会尽最大努力来处理好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明显对孩子产生了一些影响。尽管老师第一时间将两个孩子的座位分开,但我儿子依然有些苦恼,因为A的座位离教室的门很近,班上的铅笔刀就放在旁边,孩子甚至因为害怕A会动手打人而不敢走过去削铅笔。我无比的担心孩子的安危。那几天每天放学后,我见到儿子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询问他这天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孩子越来越离不开支在客厅的那顶小帐篷,读书也在里面,甚至连吃饭都要求在帐篷里。事情已经发生三天了,校方没有再跟我联系,我无法得知事情如何处理和解决。看到孩子这种情况,我决定致信校方,如实告知孩子目前的糟糕状况和家长的极度焦虑。老师收到信件后,在孩子的家校联系册中给我留言,表示非常重视我的来信,已经将信转给了校长,事情正在处理过程之中。

  一周后,孩子告诉我肇事孩子A离开了他们学校,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这才知道,尽管学校和我的直接面对面沟通只有在校长室的那一次,但是实际上学校对此事的后续处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确实是按照校长当时跟我提到的三点措施来进行。看到孩子不再焦虑的上学,看到他每天放学回来跟我说的最多的是他和小伙伴们玩得多开心,或是他因为表现好攒够了十个积分到老师那里换到了小礼物,看到那自信和阳光的笑脸再次重现在他的脸庞,我才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上网查询加拿大相关政策时了解到,原来在英语中针对这种现象有一个专门的词——bully(翻译成中文,便是发音和含义都很贴切的“霸凌”)。加拿大各方各级都明确指出,霸凌(bullying)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肢体攻击(碰撞、推扯、伤害或盗窃财物)、口头羞辱(辱骂、嘲笑或作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恐吓言论)、社交方面(排斥他人加入小组或散播有关他人的流言或谣言)、书写方面(书写带伤害性或侮辱性的便条或标志)及网络方面(通过电子邮件、手机和社交媒体网站散播谣言和有害评论)。加拿大各省市教育局、学校甚至国家红十字会和儿童医院的学生手册、家长手册和网站上,都有如何预防和应对霸凌的指导性信息,信息的内容包括从霸凌的定义、家长的作用到学校的责任、各省市霸凌预防和干预政策、平等及包容教育策略等各项政策制度,阐述十分详尽。这些信息反复强调对霸凌现象是“零容忍”的,良好的校风与安全的学习和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能否在学校取得成功至关重要。此外,还提供了7天24小时的儿童求助热线等保密咨询服务。由此回想与学校的沟通过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校方始终坚持以学生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所有的考量均从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出发。事情发生后,学校应对及时,按照事情的严重程度迅速启动不同的级别的应对流程。学校并不提倡双方家长私下沟通,而主张由学校出面分别和双方家长交流协商。从头到尾,学校都没有提及肇事孩子的名字,对肇事孩子和受伤孩子的隐私和感受同样给予了最大的保护和尊重,以最大的公平和诚意来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防止了不当行为进一步恶化,防止了霸凌行为给全体学生及学校带来消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种渐进式的惩处方式既保护了受害方的自信心,又给施暴方提供了回归正轨的机会,不会让施暴的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破罐破摔、越走越远直至再无回头可能。

  但不可否认的是,校园霸凌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屡禁不止的现象。即便是在对校园霸凌“零容忍”的加拿大,对霸凌事件的处理也并非完美,仍有很多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们的生活已重回平静。网络上的帖子引起的巨大漩涡,也正在被层出不穷的新热点事件所替代。真诚希望这类事件能够引起教育三方的共同关注和高度重视,拒绝旁观,真正的行动起来,不要让校园霸凌行为变成“见怪不怪”的现象。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远离校园霸凌,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时光。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