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亚拉腊,一座华人创建的城市(图)

2017年06月01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金山博物馆中的华人淘金工塑像。
金山博物馆中的华人淘金工塑像。

  从罗布驱车,一路向东,经过农场、葡萄酒庄和小镇,大约4个小时可到达位于维多利亚州西南部的亚拉腊。

  这里本是荒郊野岭。1857年,从罗布而来的广东淘金者过境在此休息,意外发现了澳大利亚史上最丰富的浅层冲积金矿——“广东矿脉”。几个星期内当地人口便激增至数万,城市随之兴起。亚拉腊也成为澳大利亚承认的唯一由华人创建的城市。

  时光流逝,情谊未减。亚拉腊与广东台山结为了姐妹城市,交流合作频繁。当地的特色地标——金山华人传统博物馆也一直在传颂着华人淘金的故事。

  ●撰文: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胡良光 黄叙浩 王会赟 发自澳大利亚                 后方联动记者 龚春辉

  “广东矿脉”的发现

  “四邑华人远渡重洋赴澳洲淘金,是时代和社会环境所迫。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2003年6月,台山一中英语老师杨于军参与台山—亚拉腊友好城市文化交流项目,在亚拉腊中小学讲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

  半年的工作生活,使她对华人淘金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2010年,由杨于军翻译、亚拉腊—台山姐妹城市委员会原主席亨利·简斯顿所著的《四邑淘金工在澳洲》一书正式出版,还原了华人从罗布登陆后的故事。

  当年,为避开人头税,华人在罗布短暂休整后,一般都会雇佣当地的赶牛人作为向导,行经佩诺拉、卡斯特顿、卡文迪什等地,到达本迪戈或巴拉瑞特等金矿区。

  那一路上的危险令人难以想象,特别是在冬天,很多人死于寒冷或劳累。

  “所有道路都挤满了去金矿的华人。”当时的邮递员安格斯·麦金农回忆。一条长而直的队伍,所有人都穿着宽松的蓝布上衣、黑裤子,头戴尖草帽,肩挑扁担,两头的筐里放着被褥、炊具、凿子、铁锹、桶和油灯等物品,显得十分沉重。

  艰苦的行程也蕴含着机遇。相传在1857年,大约700名来自广东的华人在亚拉腊一带午休,在一条小溪用瓶子装水时发现了金子,这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整个队伍立即一起出动,在小溪旁又锄又掘,大有收获,欢呼声此起彼伏。

  头一批华人在几个星期内就淘到了3000盎司黄金。为了购买补给品,他们到附近的卡斯卡特出售了价值4000英镑的金子,被人察觉出异常。消息像野火一样传开,白人马上从周边涌来淘金。

  被发现的金砂矿床有60—90米深,有些地方竟达800米宽、3.2公里长,是澳大利亚史上最丰富的浅层冲积金矿,被称作“广东矿脉”。

  本是荒野丛林的亚拉腊一带“披上了金色的光芒”,顶峰时期聚集了约5万人。商店、旅馆、饭店、台球室和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城市就这样诞生了!在其他矿区,华人一般只能挖一小部分矿,或是淘洗欧洲人挖过的矿。而在亚拉腊,华人大约占据了金矿的“半壁江山”。

  那个年代,亚拉腊的华人和白人冲突不断。据记载,当一队华人勇敢地阻止了一帮暴徒强占高产的金矿后,他们的商店和帐篷却被烧毁。针对类似的暴行,华人们示威、抗议,但收效甚微。雪上加霜的是,居住税等新的税赋又陆续“来袭”。

  大约1857年底,南澳大利亚地区也出台了自己的人头税,罗布之路受限。后来“广东矿脉”产量每况愈下,亚拉腊的华人在1861年减少到450人。

  “最后,真正淘金发家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有的华人回国了,有些则改行种菜、开餐馆、做小贩……”杨于军说。

  1926年,随着金矿的枯竭,最后一批华人淘金者离开亚拉腊。然而,与很多金矿开采完就彻底消失的情况不同,亚拉腊已经成为地区的贸易中心,也是澳大利亚承认的唯一由华人创建的城市。

  金山博物馆的面世

  1850年至1890年间,有62990名华人从陆路或海路进入维多利亚,其中超过4.8万名离境。在这些华人中,有7000至9000人为亚拉腊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淘金热之后,绝大多数华人都离开了亚拉腊,现今这里再也找不到当年定居的华人的后代。“城市比较小,只有三家华人开的餐馆。”来自辽宁、在亚拉腊经营炸鱼薯条餐馆的曹洪钢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不过,人们并没有忘记华人。

  亚拉腊市兰伯特街31—33号,杨柳依依,一座中国传统建筑尤为醒目,金色的屋顶在朝阳和晚霞中熠熠生辉,堪称一处独具特色的地标。

  这是于2001年4月7日落成开放的金山华人传统博物馆,以影像、图文、声音、实物及塑像等方式,系统生动地叙述了19世纪50年代起华人到澳大利亚淘金并发现“广东矿脉”的故事,纪念那些客死异乡的华人,褒扬他们和中华文化对澳大利亚发展的贡献。

  馆前广场上,矗立着孔子的石像,以及两尊华人的铜像。

  其中,留着辫子、身着唐装、手指远方的铜像,代表亚拉腊最早的中国翻译沃阿奇。他来自广东,1855年乘船到维多利亚,并于1859年在亚拉腊入籍。他的努力促进了华人与白人关系的发展。在华人参与筹资建设亚拉腊第一、第二所医院的过程中,沃阿奇便组织文艺演出筹集了60英镑。

  另一座铜像则呈蹲姿,手捧金砂、低头端详,纪念当地最后一个华人淘金者——威利·阿洪,他1953年9月13日死于房屋失火,享年93岁。阿洪是亚拉腊发展的见证,他在淘金结束后挨家挨户卖蔬菜30多年。当时听闻他的死讯,不少居民感到悲伤,他们还记得阿洪推着装满蔬菜的手推车沿街叫卖的场景。

  从广场拾级而上,触目尽是麒麟瑞兽、庭院花草,整个博物馆洋溢着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

  今年76岁的亨利·简斯顿是建造博物馆的主要推动者,但他强调:“唐·雷诺兹先生是首先提出这个想法的人。”

  作为亚拉腊市庆祝维多利亚建州150周年筹备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唐·雷诺兹认为亚拉腊市民应该更多了解这座城市建立的经过,以及华人对亚拉腊作出的贡献。

  为此,他不遗余力,参与成立了亚拉腊华人传统协会,并于1994年9月促成亚拉腊和台山建立起了姐妹城市关系。遗憾的是,天不假年,唐·雷诺兹未能见证博物馆落成,于1997年去世。

  亨利·简斯顿与同事继续推进了这项事业,得到了澳大利亚各政府机构、台山市政府、华人社团等支持,亚拉腊市民也踊跃捐款。最终,博物馆如愿面世。

  “博物馆的屋顶大约由5万片琉璃瓦铺成,这些瓦片都是由台山生产,并在台山建筑技师的帮助下完成安装的。”亨利·简斯顿说。

  建于当年“广东矿脉”遗址之上的博物馆,拥有十分丰富的展品,现在还保留并展示着历史上的一个小矿洞,摆放着淘金用的凿子。馆中的许多藏品来自广东,包括一条五米长的舞龙。

  这里每月都吸引了一大批从澳大利亚各州和其他国家而来的人们。当地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把到博物馆参观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亨利·简斯顿与博物馆中的金龙。
亨利·简斯顿与博物馆中的金龙。

  跨越山海的情谊

  告别淘金时代,如今的亚拉腊已发展为一个有8100名居民,盛产羊毛、牛肉和葡萄酒的城市。

  尽管直线距离大约7000公里,亚拉腊与中国的友谊并未因山海而阻隔。政府官员互访、学术文化交流、红酒经贸合作……通过多种方式的友好合作,亚拉腊和台山的“姐妹之情”持续深化。

  “当地人多少都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华人淘金工的历史。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华人传统协会的成员和博物馆的义工还会组织聚会。”杨于军对此印象深刻。

  在台山一中原校长朱伟申看来,上述情况与亨利·简斯顿及他的澳大利亚朋友们的善意笃行密不可分。

  “我第一次认识亨利·简斯顿,是在1994年台山市与亚拉腊市缔结姐妹城市的时候,他以亚拉腊—台山姐妹城市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代表澳方出席了仪式。从此两地政府和民间的交流频繁,亨利·简斯顿居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朱伟申评价,他是一个有着“中国心”的澳洲人。

  作为亚拉腊市政府前国际事务协调员、亚拉腊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亨利·简斯顿曾到访台山30多次,为两地交流合作牵线搭桥,金山华人传统博物馆的建成和《四邑淘金工在澳洲》一书的出版便是主要成果。由于贡献有目共睹,他被授予了台山荣誉市民的称号。

  如今,亨利·简斯顿的家距博物馆大约5分钟车程,他和妻子还在这里经营着一家小型农场。面对南方日报记者,白发苍苍的他侃侃而谈,热情地领着我们走访淘金时期邮局和医院遗址以及华人墓园。

  “华人帮助建立了这座城市,我们得记住这些事实。”亨利·简斯顿说,他和中国有一段特殊的缘分,1991年他第一次到中国,去了很多城市,包括广州和台山。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友好的国度,中国人也十分友好。

  让他感到骄傲自豪的是,他的儿子安德鲁娶了一位中国南京的姑娘为妻,生了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其乐融融。现在安德鲁一家在墨尔本工作生活,孩子都有中文名字,都在学习中文,有时间也会回中国寻亲访友。

  “我们有很多中国的朋友。”亨利·简斯顿表示,每次到中国、到广东,总会发现一些新鲜的事物,比如城市变得漂亮了,马路越来越宽阔,商店越来越多,总之越来越迷人了。

  虽然年事已高,他仍牵挂着一件事——加快修葺亚拉腊的华人墓园。那里长眠着327位华人淘金者,多数墓碑已经荡然无存,有的墓上只插着一根木棍作为标识。

  “一旦我们这一辈人去世,我觉得可能很难有其他人会继续推进下去了。”亨利·简斯顿不无唏嘘。通过翻阅亚拉腊市的死亡记录,他已经了解到这些墓主姓甚名谁。他希望在今年完成筹款并开始修缮工作,记住这些为亚拉腊付出过汗水的华人。

  面孔

  华人淘金者后代的寻根之路

  5月16日,从罗布出发的澳大利亚“重走淘金路”徒步团队抵达了亚拉腊,并参观了金山华人传统博物馆。这个团队中,不乏一百多年前华人淘金者的后代。这次徒步,对他们来说,既是缅怀,也是寻根。

  马克斯:将祖先的淘金故事留给后代

  70岁的马克斯家住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从外表看是典型的白人,不会说汉语,你很难想到他身上流淌着1/8的华人血液。尽管路途艰苦,他表示收获颇丰:“重新体验了祖先走过的路,将故事留给后代。”

  1857年,马克斯祖母的爷爷王阿细(Wong Ah Sat)从广东来到澳大利亚,在罗布登陆后一路步行到新南威尔士。后来发展相对顺利,王阿细开始经营肉店,与英裔女孩阿梅利亚结婚,开枝散叶,到马克斯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

  当时华商和英裔家庭打交道很常见,通婚则较为罕见。马克斯说,从家族保留下来的信件来看,这个婚姻也遇到了一定阻力。但阿梅利亚一家观念相对开放,从王阿细的照片来看,也像是出身良好家庭,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能够接受这样的中英联姻。

  目前马克斯经营着一家农场,女儿在做餐饮生意,儿子在伦敦工作。他表示,自己家族历史代代相传,比较有延续性,且有据可查,此前已被悉尼的一家博物馆收录展示。他很期待未来能到中国寻根访祖。

  玛琳:希望多元文化传承下去

  来自本迪戈的玛琳,五官轮廓还具有鲜明的亚裔特色。

  她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均来自中国。2000年以来,玛琳一直在搜集并研究自己的家族史,最初是在搜索引擎输入祖先名字,查找素材。后来,她也到相关政府机构寻找资料。

  如今她手头保留着先人的结婚档案、相片等。“那个时代很少有资料记录,而且存在较多纰漏。我祖先为什么到澳大利亚、做了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答案。”玛琳略显遗憾。她憧憬着有朝一日能搜集到完整的家族历史资料,写一本书,送给自己的兄弟姐妹作为礼物。

  “澳大利亚是一个包容、多元的移民国家。希望这种多元文化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她乐观地说。

  艾德里安:姓氏变迁印证文化融合

  像玛琳一样,76岁高龄的艾德里安也不愿放过有关家族历史的任何线索。

  艾德里安的高祖父温沛添(Won Poy Hem)来自广东台山,在16岁时经由香港辗转来到澳大利亚,终其一生都未再回祖国。

  根据艾德里安搜集到的资料,温沛添曾在巴拉瑞特淘金,后来发展成为早期澳大利亚华人移民的成功典范之一。

  温沛添在本迪戈购买了自己的菜园,还娶了一位英国姑娘玛丽·雷尔顿为妻。细读玛丽的一封家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玛丽父亲对这门婚事的开明看法:“只管去做你想做的事,嫁给你想嫁的人,不要在乎其他人的看法。也请你告诉他,如果他真心待你好,我也会很喜欢他的。”

  此外,艾德里安还告诉记者一个关于他姓名的有趣细节。温沛添家族的后人现在的姓氏是Hem,这其实对应的是温沛添名字里的“添”字。原来,在华人最初来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当地人并不知道华人将姓氏放在名字的最前面。于是按照西方人姓名的传统,将温沛添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添(Hem)”登记为他的姓氏,并沿用至今。但实际上,“温(Won)”才是他们真正的姓氏。

  ■反响

  “时空对话”引发海内外热议

  5月31日,南方日报正式推出“重走淘金路 再访新金山——纪念澳大利亚华人罗布之行160周年系列特别报道”,并在南方+客户端、南方网、侨乡广记微信等全媒体平台同步传播,在海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

  “淘金是广东华侨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重走澳洲淘金路’是一次非常好的时空对话。”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应龙表示,南方日报的报道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广东华侨在澳大利亚艰苦奋斗的历程,有力地阐发了广东华侨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鲜活地再现了粤籍华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贡献,这些宝贵的文化品质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认为,过去历史上中国东南沿海大量青壮年男性远赴澳洲和北美淘金,是可歌可泣的时代故事。如今回望,中外各界可以从中寻找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更好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旅居墨尔本的广东华侨杨尧华点赞并感谢南方日报本次采访报道:“把华侨华人在澳大利亚的奋斗史以及为澳大利亚作出的贡献有力地呈现了出来,很好地传播了华侨华人的心声,对提升华侨华人地位、促进中澳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此前,澳洲华文媒体也密切关注南方日报记者在澳的采访活动,《讯报》还结合采访的背景、重点和经过等内容推出了整版报道。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