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旅日华人自编中文教材 创新教学法助力汉语推广(2)

2014年07月16日 10:1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在音节方面,日语里面的是一个假名一个音,但是它可以拉长,汉语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这个音不能拉长而且有声调变化。所以日本人如果在音节和声调上掌握不好,发音就会很难。所以我们就编了一个口诀:“汉字读音、先读后拼;一音一字、一字一音。”每次上课时都要让他们反复背诵口诀,这也是我们教发音的秘诀。会了这个以后,日本人的中文发音就非常好了。

  汉字读音法就是根据上面说的这些情况创新的。日语里面没有四声,所以我们就按照拼音的四声,把汉字重新整理一遍,把所有相同发音的汉字都整理在同一个位置上。新教材一共编了四册书,其中前三册就覆盖了2500个汉字,用我们的发音方法教了2500个汉字,第四册则主要学多音字。我将这四册教材命名为:“若叶、成长、丰硕、成熟”。这样有一年的功夫就应该可以了。

  日本人学以致用带来的惊喜

  《日本新华侨报》:在长城学院接受汉语培训的日本人,以什么群体居多?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中的中文应用情况如何?请您举实例说明。

  张佶:接受我们培训的人群范围很广,个人班的学员有公司社长、会计师、IT行业者、也有高中毕业后想到中国留学的学生,甚至已经有学校来联系,要把学生的第二外语放到我们学院来实施。

  除了个人授课之外,我们还面向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班。第一个班是富士通的员工,第二个班是银座的松屋百货店。松屋的学员们只学了三个月,就可以直接在一线接待中国游客。

  有一次我去百货店里看她们,他们围着我给我讲,说自己真的看懂中国游客写出来的字了,真的能明白他们的需要了。我问中国游客说的最多的是哪句话?她们回答:退税!几乎所有客人都会说这句话,因此印象特别深。这个词她们原本没有学过,但“退”和“税”两个字都认识,所以她们看到这个词就明白意思了。中国游客非常高兴,她们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今年4月,日本百货店协会统计表明,消费税增税之后,银座松屋是极少数营业额上涨的百货店。这与中国游客的消费坚挺有直接联系。松屋百货店第一期学员有18人,今年他们已经决定再开三期班,只学初级。这样的话,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他们就能让全体一线销售人员全都学会中文。

  如果说去年是新教材的实验阶段的话,今年就要正式进入市场推广阶段了。为了根据学员自身的情况制订课程,我们还考虑会员制服务体系,让会员不需要到教室来,通过书本教材、录音教材、网上教学等方法对会员公开课程。总之就是要推广多样化的授课方法,不拘泥于传统教学。

  打破常规必将给市场带来冲击

  《日本新华侨报》:使用新教材教授中文已经取得了成效,那么业界和市场的反应如何呢?这是一个打破传统常规的中文教学法,推广起来会不会有困难,将给市场一个什么冲击?

  张佶:目前还有很多人不相信“汉字读音法”能教会日本人汉语。很多老师也是一样,看过我们的教材之后,都是半信半疑。但是在看过我们的实验课程之后,他们就会因此而改观。对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只能用更多的成功案例来证明自己。

  我们有一个自己的口号:“中国汉字加日语返点等于什么?”日本人上高中时都学过返点,都有阅读汉文的基础知识。这就是他们自身的优势。只要坚持从汉字方面入手,就能很快掌握翻译阅读和收发邮件这些事。进入这个汉语轨道之后,再开始学习会话,这是一个时间过程,没有办法。

  我相信,当长城学院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人们都慢慢地相信“汉字读音法”的效果之后,无论业界还是市场都会受到震动与冲击。

  用汉语教学回馈日本社会

  《日本新华侨报》:就您个人而言,想通过创新中文教学法,为中日两国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

  张佶:有关日本的第一件给我巨大冲击的事,就是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当时我是一名首钢工人,后来就开始自学了5年日语。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开始以日语为专业,之后也一直从事和日语相关的工作,至今40多年了。

  这套教材实际上凝结了我当年自学日语的经验,因此它简单易懂,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想通过这个教材和学习方法向日本社会报恩,为日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且时代真的在变化,过去日本人去中国会带一个翻译,但是去美国,没有人带翻译。下一步他们去中国也不会带翻译。我想新的日本人学汉语的高潮又将到来,那时我的汉字中国语教学法就一定能派上很大用场。(叶农)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