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留学生当“洋雷锋”:使洪荒之力帮他人

刚果(金)留学生帕特是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也是该校“洋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领队。他的微信名字,是“帕特雷锋”。
这个春节,帕特和小伙伴们一直在火车站参加春运志愿服务,主要做旅客引导和帮扶服务,总是从一大早忙到下午。异国面孔、流利的汉语、橘红色马甲和志愿者工作牌,让这群“洋雷锋”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很显眼。过年前,他们还为乘客送上了春联、饺子。
“到北京西站的候车区往这边走”,“需要我帮忙拎行李吗?”皮肤黝黑的帕特不停地穿梭在旅客中,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有时还会幽默地对受助旅客说“不要太尴尬”。
有一天,一家三口带着大包小包赶火车,开车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他们非常焦急。帕特很快找到了对应的检票口,又帮忙把他们送到车上。当列车驶离站台,他长长吁了一口气,心里轻松下来。
春运志愿服务中,像这样的小插曲很多。虽然只是点滴小事,却让帕特深深感到:能够帮助别人,很快乐。“我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我在中国生活,就像在自己的国家,很舒服,很温暖。”他说,“入乡随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他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过年,也很高兴能在春运志愿服务中献出爱心。
除夕之前,帕特和180多名留学生聚在一起,华师请他们吃团年饭、过中国年。他身穿西装、系着领结,代表留学生们道出了感动与欣喜:“虽然我们身在异乡,无法回家与自己的家人团聚,但是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成了我们的家人!和大家一起感受浓浓的年味,感到温暖与喜悦。”
华师“洋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已有5年,目前有60多名留学生志愿者。帕特的口头禅是“助人为快乐之本”“发扬雷锋精神”,还在微信朋友圈上自豪地介绍:“这是一个超级有爱的志愿者团队,它由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组成,致力于从事各类志愿活动。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却同样秉持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生信条。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同样践行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代精神。”
平时,“洋雷锋”们会开展迎新、支教、敬老、献血、环保、地铁服务等志愿活动,成为我省高校留学生的一张爱心名片。帕特笑言,有时为了志愿服务,自己“使出洪荒之力”。
元宵节过后,今年的春运志愿服务便结束了。帕特说,自己要抓紧准备毕业论文,如果有可能,他希望留在武汉这座美丽、友好的城市读博士。(韩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