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江西省九江学院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02月17日 16:18   来源:九江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本报讯(冯健)九江学院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弘扬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打造育人文化品牌,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抢占了一批校园文化学术制高点。学校近年来集中精力,抢占了一批学术制高点,推出了一系列学术精品,推动了学校学术品位和地位的提升,营造了崇尚学术的高雅气氛,引领莘莘学子走近学术殿堂。诸如世界名山研究会与公共外交研究、江西历代进士传记研究、社会风习变迁研究、中华经典公理化诠释研究、陈寅恪学术研究等等,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浓厚了学校的学术氛围。

  二是打造了一批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涌现出一批校园文化品牌,诸如濂溪讲坛、国学诵读、书院文化之旅等等。该校濂溪讲坛创办于2006年,至今已经十年。十年间,共举办153期讲座、现场观众16万余人、视频点击率逾20万余次,“濂溪讲坛”已经成长为江西省规模最大的人文学术讲坛之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的重要阵地,更成为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人文精神和特色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九江学院一张响亮的学术品牌,国学经典诵读旨在推动广大大学生品读经典、理解经典、礼敬经典,在经典中体悟民族情怀、放飞中国梦想,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内涵修养。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文化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九届,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大学生生活,成为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品牌。

  三是抢救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九江学院就与湖口县签订协议,展开对九江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的传承保护。之后,瑞昌剪纸、星子金星砚、湖口草龙、修水全丰花灯、武宁锄山鼓等“非遗”国宝,也相继被请进九江学院,展开传承保护工作。2009年,全国高校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九江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开馆。2010年,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九江学院揭牌。九江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涵盖了青阳腔戏曲服装以及资料300余件(套)、瑞昌剪纸70余幅、瑞昌竹编近40件、修水花灯10个、花灯道具6个、星子石雕24个、湖口草龙一条(长28米),此外还珍藏有大量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资料和视频光盘资料。学校还开设了《民间艺术再生设计》等专业课程,聘请了刘春江、田先敏、谷中和等一批“非遗”传人来校担任名誉教授,为大学生授课,培养大学生传人。成立了青莲戏剧曲艺社和弘艺剪纸社等多个学生兴趣社团,同学们以对艺术的热爱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当中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储备了新鲜血液。

  四是构建了一套校园文化育人机制。早在2012年,九江学院党委就印发了《关于构建全员育人体系保障学校平安和谐的意见》,实施全员育人新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学校逐渐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主要有三大特色教育,即“创业精神教育”、“好习惯教育”和“国学素养教育”等内容的特色教育。一是创业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敢想、敢干、敢闯、敢担当,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立自强、不依赖,手勤、脑快,勇于战胜困难、意志坚强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二是好习惯教育,养成“早起出操、诚实守信和文明举止”好习惯。已开办五年的“大学生无人超市”是该校“诚实守信教育”的突出品牌,几年来,在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三是国学素养教育,就是要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培养一项高雅的爱好、学会两项体育运动、背熟七篇经典古文”。该校还设立“叔子爱莲奖学金”,加强大学生立德立品教育,以及已连续十年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报告会等。

  目前,该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高校教学科研机构的人才智力优势和孔子学院、华文教育基地等文化平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深入阐发文化精髓,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