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去”开展师资培训的思考
针对东南亚和欧美不同模式,精心组织海外师资培训
由于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师多是职业性的,有寒暑假期,国侨办将延续过去的培训方式,遴选国内专家赴当地开展时间相对较长、课程内容相对系统的集中授课培训,系统地提高东南亚国家华文教师水平。欧美国家的中文教师,多是兼职,没有寒暑假期,则将采取更灵活的方式,遴选更为优秀尤其是课堂教学效果好的专家赴当地开展短时间的专题讲座。
根据《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并做好长期规划工作
目前,国侨办已初步完成了《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的编写工作,今后“走出去”师资培训工作将据此进行。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考虑海外华文教师的需求,又要落实培训的整体部署和安排;既设置“技巧”和“方法”类课程,也要按照专业的要求,设置基础主干课程。
短期培训与函授学历培训结合起来
海外华文教师多年从事华文教学,绝大多数没有中文专业学历,有的教师甚至连当地国家的学历也没有。目前,很多国家在主流学校中开设汉语课,缺乏合格师资。东南亚有些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在未来几年内,华文学校的华文教师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今年国侨办拟委托国内有关华教基地学校在加拿大、菲律宾、缅甸、泰国等国家开展函授学历教育,同时,将函授学历教育培训与短期“走出去”培训结合起来,使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
认真遴选专家,进一步做好专家库建设工作
鉴于专家质量对“走出去”师资培训的重要性,今后国侨办仍要在专家的遴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做好专家库的建设工作。为扩大专家库的规模,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前往有关基地院校或与国侨办联系密切的院校,直接调研和听课,物色优秀的专家,充实专家库。(汤翠英 王匡廷,作者单位:国务院侨办文宣司、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