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境外看四中全会:直面争论矛盾 不搞休克式法治

2014年10月24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3日闭幕,发表公报披露会议成果。境外华文媒体表示,经过四天会议,中共提出多条依法治国的新观点、新举措,贯彻尊崇法治、弘扬法治、敬畏法治的总基调。“依法治国”概念提出,或意味官本位大改变。此次全会对争论矛盾没有回避,中国式法治建设绝不是“休克式的”。

  法国《欧洲时报》24日社论表示,四中全会为“依法治国”做出的“顶层设计”,既是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执政承诺的一次落实, 对执政能力的一次加强,也是引领中国向着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一次跨越。

  文章称,会议强调了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强调“党治”与“法治”双管齐下。依宪治国在此次会公报中载明,凸显执政党尊重宪法权威作用的坚定意愿。

  分析指,可圈可点的是,此次四中全会对争论矛盾没有回避,着重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有机统一性。就依法治国而言,法制建设有不同的实现方法,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与独特国情,法制也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

  香港《文汇报》援引武汉大学法学教授秦前红指出,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权利,但以前都未激活。从此次公报的内容来看,将从机制上具体制定可操作的制度,来解决宪法监督、解释方面的问题。

  澳门日报24日社论指出,公报决定的出台标志中国的依法治国进入了“快车道”。法治是推进改革最稳定、最有效的保障力量,因此是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

  台湾《旺报》表示,当前政治改革的难度将远大于经济改革,可以想见“摸着石头过河”也将是方法,中国大陆式法治建设绝不是“休克式的”。

  推进依法治国:崇扬法治 废除人治

  香港《大公报》24日评论称,本次全会公报是继三中全会之后,又一份擘划治国理政蓝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如何解决好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实际是能否真正落实依法治国的关键,亦是难点。四中全会总体贯彻了尊崇法治、弘扬法治、敬畏法治的总基调。“法治”是未来奠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唯有宪法权威被树立起来,人们在宪法面前敬畏宪法,宪法法律才能得到尊重。如果宪法得不到尊重,其他的法律权威也树立不起来,因此全会特别强调依宪执政,依宪执政又主要强调中共执政和领导法律建设,这样一来,中共本身也必然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香港《新报》24日文章称,此次全会公报主要谈依法治国,并致力完善法律职业制度,正是当局努力促进司法公正、推进依法治国的体现。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关注称,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最高法设“巡回法庭” 推动司法“去地方化”

  台湾《旺报》24日刊文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并且提出具体的司法改革。

  香港《文汇报》24日文章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和路线图,公报诸多新表述,凸显执政党法治新思维。“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以防止权力干预司法,确保司法独立公正。而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旨在推动司法“去地方化”。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张恒山受访时指,公报明确了依法治国六大任务,在“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一项中首次明确了“法治政府”的定义:“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相关程序的提法是一大亮点。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小军表示,“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是从来没有过的新提法,之前提过要对决策进行追究,而“终身责任追究”无疑是新的强化,这样的规定可以督促官员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来进行决策,要防止“引火烧身”,具有很强的威慑力。

  香港《亚洲周刊》文章表示,中国官吏在经济事务上有极大的裁量权,层层行政审批,遂使官吏有极大的寻租空间。因此,“依法治国”概念提出,或彻底改变行政管理权,寻找并重建新的行政合理性和对行政权的有效监督,这也意味着官本位得到大改变。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