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规避灰色经济是海外华人社会长远发展必须
中国侨网11月26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26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意大利治理“借名开厂”等灰色经济专项运动即将全面展开,摆在华人企业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真正让企业经营合法化。这是华人对公众必须交付的答卷,也是谋求华人社会长远发展的必须。
评论摘编如下:
普拉托12.1华人企业意外火灾事故曾造成7名华工死亡,这一恶性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当局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当局在调查中发现事故企业属于“借名开厂”,虽然当局通过调查取证拘捕了事故的实际责任人,但法律上的企业责任人至今下落不明。
一场大火在华人企业中烧出了一个“借名开厂”的单词,其中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借”字,在“借”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意大利法律界人士认为,“借名开厂”就是经营者在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当局认为“借名开厂”实质是为了偷税漏税,逃避法律责任和制裁;公众则认为,“借名开厂”无外乎是灰色经济的具体表现。
所谓“借名开厂”原本并非像法律界人士和公众指责的那样。“借名开厂”的现象存在,有着其历史原因和诸多不合理的政策因素所致。十几年前,意大利对外来移民所从事的职业有多重限制,哪怕开一家中餐馆也需要经理执照,使得一些移民被迫借用他人的名义来从事某种行业。
近年来,意大利政府放开了对部分行业的管理限制,“借名开厂”的现象为什么还是有增无减。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企业经营者没有合法居留权,为了经营企业只能使用他人名义;其二,购买他人身份开办企业,原始动机就是为了逃避责任和偷税漏税。
意大利无论是华人、还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来移民,“借名开厂”的现象或多或少都有存在。这种现象多为年龄较大或准备回归故里的移民将合法身份卖给办企业的人,然后一走了之。以至于当局在检查企业时,多次出现90多岁的老人还在担任企业法律责任人。
企业“借名开厂”的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灰色经济问题、偷税骗税以及诸多法律问题,令当局十分头痛,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挑战意大利相对滞后的法律。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填补法律漏洞,意大利当局最近开始制定新政,并着手部署取缔“借名开厂”、无经营场地等不规范性企业。罗马地方当局已宣布,年底前将彻查关闭2500家“借名开厂”和虚假注册的企业,并依法追诉企业直接经营者的相关责任。
目前,意大利当局打击治理“借名开厂”的专项活动已经正式开始,这将再一次挑战移民经济的发展。华人作为意大利移民群体经济实力最强的族裔早已为社会所瞩目,这就对华人经济如何走规模化、正规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显然,逆水行舟将有被淹没的危险,华人经济的发展唯有适应时代和形势,依法经营才是真正的光明之路。
普拉托火灾事故企业“借名开厂”的事实存在,不能说华人企业中不存在舞弊行为,夸大其普遍性对华人社会则失之公允。意大利治理“借名开厂”等灰色经济专项运动即将全面展开,摆在华人企业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真正让企业经营合法化。这是华人对公众必须交付的答卷,也是谋求华人社会长远发展的必须。(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