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报:逾四万亿元天量成交之后 A股将往何处走?
中国侨网12月9日电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9日文章称,中国股市向来不乏散户拥趸。熊市时蛰伏,行情火爆时再探出头来。现如今火热的股市已经让大量新老股民按耐不住。从跳广场舞的退休大妈,到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津津乐道于如何在这波行情里劈波斩浪。12月1日至5日的一个交易周内,A股成交总量超过4.24万亿元,那么天量成交之后A股将往何处走?
文章摘编如下:
萎靡了七年的A股从今年七月开始逐步上扬,直到最近的发力暴涨,不到半年的时间上证综指已经累积了43%的涨幅。就在上周,6908亿元、6748亿元、9149亿元、8875亿元、10741亿元……12月1日至5日的一个交易周内,A股成交总量超过4.24万亿元。
天量成交之后A股将往何处走?让我们先看看成交的构成情况。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末表示,经初步统计,11月24日至12月4日,一般法人机构净卖出1252亿元,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买入309亿元,自然人投资者净买入659亿元。本轮行情中,个人投资者特别是持有A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散户净买入更多。沪股通投资者净买入284亿元。
我们再看一下个股。以红得发紫的券商股为例。券商股从7月下旬开始股价基本均已翻倍,上周一些重要股东陆续离场,落袋为安。据公告,郑州煤电全资子公司减持方正证券,成交金额1.76亿元,获得税前收益约1.26亿元。另外,据山西证券的公告,被其控股股东山西省国信投资(集团)公司减持,大股东此次套现金额约为6.5亿元。
万得数据显示,自七月以来,A股共有947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进行了减持,减持股数合计108.75万股,市值达1129.23亿元。换言之,平均每一天有超过6家上市公司股份被股东减持,套现市值达7.38亿元,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资本市场弱肉强食的故事一直在被重复。炒高股价,股东赚得盆满钵满之后满载而归,投资者接盘。机构投资者虽然被投资业绩绑架,但是毕竟还比较专业,操作得好的,还能喝到汤。至于小散,除非是极为老道和自律的,否则只有割肉或者被套的份儿。
当然,只要击鼓传花的游戏还没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游戏,入场资金源源不断,很多人都会乐观地认为,我不会是接最后一棒的那个人。更何况,这波资金推动型行情确有流动性支持。
本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将决定在明年维持“稳健”至“中性”的货币政策,信贷不会大幅扩张,但是流动性将保持充裕。降低存款准备金、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都是很可能发生的事。
从居民理财的角度看,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都将走低,造富的楼市神话不在,人们自然把目光投向股市。而已经在股票上赚到钱的那些人将提供示范效应,让很多“剁手族”忘却当年伤痛,再次转战股市搏杀。
然而贪婪的时候别忘了恐惧。经济减速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始终高悬。本周一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11月出口同比增长4.7%,不及预期的增长8%。进口不但不增长,而且下降了6.7%,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是增长3.8%。
这次A股走强是资金推动,而非基本面推动。虽然经济基本面差会迫使政府进一步放松流动性,从而利好股市,但是没有基本面支持的上涨终究夹杂了太多风险。
短期之内,流动性不会枯竭,深化改革的各种消息将继续提供题材,成为主题投资的乐园。但是震荡在加剧,鼓点越来越密集,谁又能那么笃定,鼓声结束那一刻,花束不在自己手上?(蔡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