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美国侨报:中国经济与股市为何出现“背反”?

2015年04月20日 11:3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4月20日电 美国《侨报》日前文章表示,增速放缓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适应一条更可持续的道路。而眼下股市大红大紫缺乏经济基本面坚实支撑,减压势在必行。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7%。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设定了“7%左右”这一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从中传递出的信号是,虽然年增速为两位数的阶段可能已经结束,但中国依然相信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仍会享有可观的增速。如果增速放缓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适应一条更可持续的道路,那么就不应该将经济增长放缓视为一个坏消息。

  从统计数据看,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形势、居民消费价格和市场预期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新生动力加快孕育,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正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所显示的,尽管7%的增速表明中国经济的成长速度慢了,但服务业占比提升至历史新高。尽管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仍远高于其它主要经济体,这一贡献率已开始出现温和的再平衡趋势,这也显示长期以来过于依赖房地产业的经济模式发生“逆转”。

  反观股市,不可否认的是,泡沫的迹象正在显现,中国主要证券结算机构的最新数据表明,仅3月投资者就新开逾480万个股票交易账户, 4月的头两天新开账户数达到近100万。以中国大妈、90后群体为代表的股民,更大意义上只是为了在投资房地产、黄金等领域不能获得更大收益时,从众的“投机”赚钱的一种选择,此时的股票市值,未必能反映真实的企业经营情况。

  在股市多年表现惨淡后,如今中国人对股市的信心声势浩大地回归了。人们从房产、存款和理财产品中置换出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希望在股市中赚一笔快钱。在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时期,资金大量涌向“虚拟经济”,形成股市“逆向上攻”,短期看对股民有利,但从中远期看则对谁都是有害无益。

  就本轮股市之“牛”,有人将其定义为“改革牛”。资本市场放宽管制当然是“牛气冲天”的成因之一,但占比多大却难以量化,而总计30万亿元资金狂炒股市却可直接量化,很显然,眼下股市大红大紫缺乏经济基本面坚实支撑,减压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