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零下30度,在北极圈听宇宙的心跳

2016年03月14日 17:0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

  极圈,想象起来总是遥不可及,即使已经游历三十多个国家,但前进北极圈这件事,却一直静静地被列在我的旅游清单里,没有付诸行动。直到那一天,真正踏上那片雪白大地,我才发现那难以触及的美好已经实现。

  才刚迎来2016年的伦敦跨年烟火,我启程来到了瑞典,从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转机,不到两小时就能进到位于北极圈内的基律纳(Kiruna)。

  才下飞机,我来不及呼出的气息已经在鼻子内结成霜状,我瞧了一眼挂在停机坪外的温度计,零下26摄氏度,我的极圈旅行开始了。

  北纬68度追极光

  极圈第一站踏进拉普兰区(Lapland),所谓拉普兰是一个跨国的地理区域名词,指的是萨米人(Sami)居住的区域,横跨挪威、瑞典、芬兰北部以及俄罗斯科拉半岛北部的北极圈地区。此时外头正飘着雪,轻轻地落到地面上和厚达30公分的积雪融在一起,下午两点半,已近天黑时分。

  在瑞典的拉普兰区域内有座曾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城镇基律纳。由于基律纳是个铁矿城,目光所及,尽是层层的矿山、矿坑和载运铁矿的铁路。近几年因为铁矿开垦遇到瓶颈,瑞典政府决议将“整座城市”迁移,这个迁移计划正在进行中。

  台湾旅游博客CC在瑞典和挪威边境上的二战纪念碑旁的雪地跳跃

  跟着极圈摄影师Frank Lee驱车往北行,我来到阿比斯库(Abisko),这里是北欧国家中晴天最多的极光观测点,号称“三天中有两晚能看到极光”。那晚,温度降至零下31摄氏度,我“很幸运地”遇到瑞典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托讷湖美景

  天空无云,繁星点点格外亮眼,正是欣赏极光的好时机。我和同行的旅伴跟当地民宿Abisko Guesthouse借了保暖装备,第一次穿上连身防水雪衣和雪靴,搭上民宿主人的雪上摩托车,在冰雪寒风中疾驶前往托讷湖边(Tornetrask Lake)。

  还来不及感受那天寒地冻,一抹浅绿色光亮从地平线晕染到整个夜空,雾状光芒均匀散布,像是有人吹散了那道绿光。不久,那片悠悠淡淡的光芒开始舞动,在满天星空中轻盈翻飞,就似柔软的丝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飘动着,极光的色彩越发清晰。大伙儿还来不及架设好相机,就迎来了人生第一道极光。

  在摄影师的专业指导下,每个人都顺利捕捉到了极光画面,伴着惊叹声和激动心情,我们在黑夜里与极光共舞,当绿光逐渐褪去,夜空恢复寂静,静到可以听见自己踏进雪地里的脚步声。

  穿六条裤子到雪地健走

  “今天有零下17摄氏度,很‘暖和’很适合到山区健走。”或许到了极圈内,连对气温的忍受程度也会有惊人变化。我穿上所有保暖衣物,算一算竟然塞了六条裤子。从头到脚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风才放心地前往瑞典最小也是最古老的阿比斯库国家公园(Abisko National Park)。

  正值浓冬,眼前尽是洁白耀眼的银色世界,脚下的道路已覆盖冰雪,灌木的枝桠上托着雪花不见新芽,我漫步在这一片萧瑟奇景中。沿途可以看到由萨米人所建造的传统建筑,这种悬空的木头小屋(Njalla)用来存放食物或值钱物品,悬空的设计是为了预防狼獾进入。博物馆旁还有萨米人的尖顶帐篷,进入内部可以升火取暖,这些原住民的生活足迹都被当地政府完整地保护。

  健走的路途中能看见典型的U型谷“拉普兰之门”(The Gate of Lapland),这是冰河切割而成的奇景,据古老传说,只有男性可以穿越这道神圣的纵谷,女性必须绕道而行。从健走步道也能远望结冰的冰碛湖,两者皆是瑞典极圈内重要地标。

  国家公园有条长达440公里的“国王之路”(瑞典文Kungsleden,英文为King’s Trail)十分热门,这条徒步路线北起阿比斯库、南至赫马(Hemavan),途中还能登上海拔2117公尺的瑞典最高峰凯布纳山(Kebnekaise),即使健行速度快,也需要花上一星期才能走完全程。

  步行到国家公园内的小峡谷边,河谷已经冰封,岩石铺着皑皑白雪,水流在冰天雪地中结成冰柱,紧紧扣在山壁上,形成了类似冰瀑布的景观,萧瑟却平静,就似把时间也凝结了。我想我忘不了这一幅宁静的北国美景。

  与驯鹿同游二战不冻港

  跟着民宿的旅游团,从阿比斯库向西走,驾车约一小时即可来到挪威。在这段路上,能看见许多二战留下的痕迹。在瑞典和挪威边境附近竖了一块纪念碑,那是二战时期德军领地。当时俘虏在此地建造公路以供军事运输,在这里许多俘虏被枪杀,纪念碑诉说着这一段沉重历史。

  瑞典北极圈内的驯鹿群

  乘车前往下一站的路上巧遇野生驯鹿,成群地漫步在公路旁。因为驯鹿会怕人,因此游客可从车上拍照,不惊扰它们。

  进到挪威境内的峡湾边上,有一片冰河融化的湖,即便放眼望去都是雪白山景,但这片湖水却无雪无冰,与周边雪山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观。

  行程的最后来到纳尔维克小镇(Narvik),挪威语的意为“狭窄的港湾”,因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成为二战十分重要的港口,也经历几场重要的战役。时至今日,仅有一万多名居民的纳尔维克每天仍然繁忙地进行着铁矿砂的海运工作。

  从市中心的酒吧(Sky Bar)可以一览纳尔维克全景,倚山而建的耶尔勒特滑雪中心(Narvik Fjellet Ski Centre)被五颜六色的小房子包围,在银白雪景之中点缀了鲜艳的色彩。

  那一夜,极光再次在夜空中翩然起舞,就像感受着宇宙的心跳,人们都在瑞典极圈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冰雪奇缘。(摘自英国《华闻周刊》)

【编辑:罗渊】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